朋克金融学 | “卖”田里的守望者 一场关于“延迟满足”的投资实验

2023-06-09 20:07

朋克金融学

♪ 让金融像摇滚一样有趣!♫

Let’s Rock !

泉心泉意

我们创办的基金公司,对我们的意义,远不止管理一只只基金那么简单……它如同一次理性的、形而上学的、近乎精神上的旅行……当你80岁时,回首过去,想想你公平地对待了客户,认真地工作了一辈子,理智地做了慈善,而不是拥有4栋房子和一架飞机,你会是什么感觉?


——斯利普&扎克

游牧基金的两位创始人

“这也太棒了吧。巴菲特和芒格居然已经持有了一些公司数十年的股票,也不打算以他人受损为代价,让自己的腰包变得鼓起来。”


“是啊我的老天,他们居然没想赌博,而是真正地在考虑企业!”


2000年5月,美国中部的小镇奥马哈,伯克希尔股东年度大会正在举行。熙熙攘攘的观众席上,两位年轻人正在兴奋地窃窃私语。

相同的遭遇和理念让这两位年轻人惺惺相惜。他们是两只意外进入了投资行业的“鸭子”——英国人斯利普是位受挫的景观设计师,还在IT公司当过临时工,来自伊拉克的“扎克”(扎卡里亚)则曾是一位得不到家人认同的气象学者,因为与当时华尔街急功近利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他们已经过了好几年郁郁不得志的日子——他俩无法接受当时在业内不言而喻的信念:自己的利益胜过客户的,斯利普很直接地抱怨说,“这些金融公司可能兜售投资基金,也可能兜售汽车或洗衣机……他们不在乎客户”;他俩也不想给自己买城堡、飞机或游艇,他们只想把目标定得纯粹一点——创造卓越的长期回报。

*鸭子:比喻来自威廉·格林所著《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一书,形容两位年轻人的青涩,暗示他们在投资行业中的“异类”身份。

图片

尼克·斯利普(Nick Sleep)

幸运的是,就在这两只“鸭子”溺水之前,斯利普的导师,“英国怪人”霍斯金分别拉了他们一把,让他们加入自己创办的资产管理公司,“先喘口气再说”。趁着这个时间窗口,斯利普拉上扎克,去奥马哈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找找灵感。

斯利普是巴菲特的铁杆粉丝。巴菲特对企业的深谋远虑,尤其是他对待伯克希尔股东的方式,都让他深为折服。斯利普说,“巴菲特尽可能地按原则行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效仿巴菲特的做法管理一只基金,是斯利普一直以来的想法,从奥马哈回来之后,他的信念更坚定了。亲眼见到自己偶像的震撼是巨大的,斯利普和扎克立刻开始游说老板霍斯金,要成立一只与众不同的基金,两人共同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显然,我们打算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事实上,从一开始,他俩就打算摒弃投资行业内那些“罪恶和愚蠢”的做法。“我们想证明另一种投资和行为方式是行得通的。”斯利普说,“我们不必做华尔街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2001年,俩人的基金正式成立,他们以“游牧者”命名,因为,他们如同游牧者一样,愿意在任何地方寻找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包括世界上最不受欢迎的角落。他们把这只基金视为一个实验室,测试如何“高质量”地投资、思考和行为。斯利普在致股东信中写道:“游牧者对我们的意义远不止管理一只基金那么简单……管理它就如同一次理性的、形而上学的、近乎精神上的旅行。”


时间的力量是无穷的,可能斯利普和扎克自己也想不到,将一个简单纯粹的理念坚持13年,会获得这么大的成功——

13年后,他们不再是投资行业格格不入的“鸭子”,当年的偶像巴菲特,成为了他们经常书信往来的知己好友;本身就是传奇投资大佬的比尔·米勒,因为对于他们“完全独立”和“思维清晰”品质的钦佩,把资金投给了他俩进行管理;当威廉·格林撰写《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一书时,在采访了巴菲特、芒格、霍华德·马克思等人之后,一手打造“憨夺投资”理念的印度投资巨头,也是巴菲特挚友的莫尼什·帕伯莱强烈推荐——一定要把斯利普写在书中,他对格林说,“尼克·斯利普,你不妨试试采访他……但他可能不会接受采访,因为他是个非常低调隐秘的人。”

图片

游牧基金业绩表现

游牧者之所以并不像其他著名基金那样为业界所知,一方面,因为斯利普和扎克的隐士气质;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后来的人生选择——2001年创立游牧者基金后,这个特殊的投资实验取得了惊人的结果,13年来,游牧者的收益率为921.1%,要知道同期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世界指数的为116.9%,他俩的基金收益率比基准指数高出了800多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1年投资于游牧者的100万美元,到了13年后,就会飙升至1021万美元。

在取得了投资实验的成功之后,2014年,斯利普和扎克选择“归隐”,他们返还了股东的资金,选择此后只管理自己的财富。并将精力的大部分放在慈善事业上。


幸运的是,威廉·格林最终成功地采访到了斯利普,并将游牧者的传奇故事与投资理念,完整地写入了书里。在这里,我们用“朋克字典”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他们投资中的几段闪光思想和传奇案例:

01

我们的业绩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买卖行为,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持有行为,所以主要的投资活动是持有而不是买卖。


——霍华德·马克斯

图片

【释义】在市场争相卖出止损的时候,坚定地选择持有。

游牧者拒绝采用对冲基金业司空见惯的冲短期业绩、快速致富的策略,这些策略被斯利普称为“投资伟哥”(investment Viagras)。例如,游牧者从不使用杠杆,从不做空股票,从不投机期权或期货,从不对宏观经济进行押注,从不因最新消息而进行过度交易,从未涉足过里昂(LYONs)和普里德斯(PRIDEs)等听起来似乎“高大上”的异国金融工具。相反,斯利普和扎克玩的是“漫长而简单的游戏”,其中包括购买一些他们深入研究过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2006年,斯利普在致股东的信中说,他们每支股票平均持有时长是7年,而相同股票的,其他基金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除外)的平均时间只有51天。相比短期的即时快乐,延迟的满足给他们带来了更丰厚的回报,从较慢的路反而更快地抵达终点。


02

聪明之道无他,学会忽略一些事情而已。


——哲学家 威廉·詹姆斯

图片

【释义】未来可期的反义词,形容未来会被欺骗、欺辱。

基金经理们常常紧盯着墙上的4个显示屏,屏上显示的是实时数据和财务新闻。彭博的这些显示屏年租金约为2.4万美元,在专业的投资者眼中,它们是地位的象征。斯利普与扎克则省下了这笔钱,他们唯一的显示屏被放在一张矮桌上,并且没有椅子,没有人能舒服地盯着那个屏幕超过5分钟。


斯利普指出,信息与食物一样,都有保质期,但有的特别容易腐烂,有的则很长。保质期是很有价值的筛选标准。

华尔街每天都会涌出大量的短期金融数据和建议,经纪公司有强烈的刺激投资者进行交易的动机,“短期持股人群”会不断地对这“虚假刺激”做出反应。这些保质期短暂的信息会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后变得一文不值,让投资人未来可“欺”。“美研”下的信息最终会“红研薄命”。

图片

【释义】与通过技术手段调整颜值的美颜相似,为了刺激交易,常会有一些研报、研究在被美化后披露。

图片

【释义】指那些经过“美研”后的研报及研究信息往往持续不长久。

在奖励即时获取无限多信息的文化中,主动忽略信息似乎有些违背人性且非常困难,为此,斯利普与扎克选择远离华尔街的喧嚣,他们看年报,直到筋疲力尽,走访公司,直到厌烦,他们愿意在任何地方寻找有价值的投资标的。斯利普每年出行多次,以至于他护照的每一页都被填满了,不得不换了一本新的。

注重保质期的方法论,让他们在基金成立不久,便有了不少收获。


2001年底,当时市场面临着恐怖主义、战争和经济混乱等威胁,许多投资者还没有从科技泡沫破裂中走出。斯利普与扎克瞄准了动荡中暂时低迷的企业。

*在菲律宾,他们投资了市场普遍不看好的全国最大的水泥生产商联合水泥公司(Union Cement),此前该公司的股价从30美分暴跌至不足2美分。


*在泰国,他们投资了一家报纸出版商《民意报》(Matichon)。该公司股票从12美元跌至了1美元,其交易价格是营业收入的0.75倍,而其价值大约是交易价格的3倍。


*在美国,他们买入了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的优先股。朗讯科技是一家陷入困境的明星电信公司,当时其市值缩水了98%。

这些企业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价格非常便宜,源于巴菲特“雪茄烟蒂式投资”的理念让他们从这些投机性的投资中回报颇丰。


但很快,他们发现了“雪茄烟蒂式投资”的缺陷。

当股票价格反弹,变得不再便宜时,他们就不得不卖掉他们,并再次寻找新的便宜股,然而便宜股并不总是时时存在,这是一种再投资风险。解决方案显而易见,就是长期持有优质企业的股票,不过问题在于,如何寻找这样的企业。

图片

【释义】形容伙伴的眼光锐利。

游牧基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斯利普和扎克对彼此的高度信任和相互欣赏。由于避免了高频交易,斯利普和扎克得以有更多时间阅读、思考和深入讨论学到的知识。


在扎克眼中,斯利普思维敏捷,可轻松地在不同的学科间跳跃,从中发现共有的主题和规律,从商业史到宗教,从神经科学到体育等;斯利普则称赞扎克“非常聪明”,虽然扎克思考问题没那么广泛,但在他关注的每一个问题上,思考得都很深入。


他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哪种商业模式最有效。在发现“雪茄烟蒂式投资”的缺陷后,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指导理念,他们会把有效的商业模式名单列在办公室的白板上。

他们在反复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就促进企业长寿而言,没有哪种模式比得上规模经济。

“共享的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 shared)”,斯利普与扎克不约而同地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可能比其他模式更强大。


美国折扣零售商Costco是两人早期发现符合“共享的规模经济”特征的公司,2002年时,客户每年支付45美元的会员费就可以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购买大量高质量的产品。但投资者们因担心Costco的利润率过低,看不到短期利益使得股价从55美元跌至30美元。

斯利普和扎克却看到了Costco公司策略长期的合理性——更低的零售价使得回头客在不断增加,而且消费者在Costco里总体花费了更多的钱,这给公司带来了巨额的收入。随着公司发展,它与供应商在谈判后达成了更有利的协议,并且不断压低了采购成本。随后公司进一步降价,与消费者分享了规模经济的好处。这一良性循环使得大规模变成优势。


这是个漫长又简单的逻辑,需要配合长期的持有,即便在两人退休后,在个人投资账户中Costco依然占据了重要部分,持有长达18年,股价也从30美元涨到了380美元,同时还有丰厚股息。

在Costco后,采用“共享的规模经济”这一理念,两人又投资了沃尔玛、戴尔电脑、西南航空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亚马逊。在他们看来,互联网使他们的经典策略变得更容易实施了。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没有过度考虑5至7年内的结果,而是通过为顾客省钱和省时间,对未来投资,扩大规模。延迟的满足给他和投资人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当然期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08年的市场崩盘导致亚马逊损失近一半市值,斯利普与扎克的基金资产则缩水45.3%,两人在一个“豪华雅致”的地方(麦当劳)紧急碰面,尽管情况危机,两人还是决定做“卖田里的守望者”,坚定持有。最后反弹来临时,从2009至2013年,他们基金的收益率高达404%。


03

许多基金以做大蛋糕为目标,能给我们满足感的不是蛋糕的大小,而是解决投资问题的过程,一路走来,一路学习,尽我们所能做好工作,这是我们在内心设定的目标,做大蛋糕只是(令人愉快的)副产品。

——尼克·斯利普 游牧基金创始人

图片

【释义】对父亲的行为和境况表示忧愁的人。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斯利普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扎克的梦想是成为气象学家,都与投资没有关系。相比之下,扎克的父亲就是因为听信股票经纪人,借钱在股市做投机交易,追捧热门股而破产。


更讽刺的是,“父愁者”扎克一度的工作是站在卖方立场分析亚洲股票,并向机构客户兜售建议,这正是他最讨厌的样子。

想到父亲的经历,扎克拒绝向人推销银行想让他买的热门股票,反而对廉价股十分痴迷。巧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斯利普正与导师杰里米·霍斯金在东南亚市场寻找廉价股。两人一拍即合,慢慢有了后面的合作。


“我们只是摆脱了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斯利普说,他们都拒绝当时标准的投资方法,对基金营销、自吹自擂也毫无兴趣,只是低调地谋发展。

从父亲的经历扎克深知,大多数投资公司的首要任务是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并极其重视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因为这样做能收取更多的费用,这往往与投资者的利益冲突。所以对于斯利普和扎克来说,他们的基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投资者回报最大化而非资产最大化。他们只专注于挑选优质股,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

“一切都是为了质量……钱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做好工作,做高质量的工作,做正确的事情。”扎克说。2014年决定返还投资人的钱,专注个人投资和慈善视野之后,两人依然共用一个办公室,注重保质期长的企业,主动忽略部分信息,享受延迟满足的快乐这一理念,个人财富又增长了数倍。

此外,他们将“高质量”的理念,同样贯彻在自己从事的慈善事业中,他们说,慈善和投资一样,是又一项“漫长又简单”的事业,得知他们的观点之后,巴菲特给斯利普的信中写到:“你和扎克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想你会发现,生活才刚刚开始。”

泉果博物馆

《麦堆》

艺术家: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创作时间:1891年


莫奈是 “印象派运动的领袖人物”,他著名的“麦堆”系列包括二十多幅作品。看似单调的麦堆之中,却是莫奈对光影的自我反思和极致追求。


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我根本画不出来麦垛的系列变化,因为日落西山的速度让我无从捕捉……工作进展缓慢得令人崩溃。我要表现的是稍纵即逝的瞬间,此前那些阳光普照似的表达让我忍无可忍、深恶痛绝。”


正如莫奈所述,他的创作又慢又难,然而他欣然接受这种挑战,从朝阳到晚霞,从严冬到夏末。


莫奈的麦堆作品并不是一幅幅顺序完成的,为了把握微妙的光影变化,莫奈同时在三四块画板上作画。因为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刻意描摹,他通过笔触叠加来捕捉震撼的瞬间。这种聚焦的积淀,让平平无奇的麦田景象,成为了传世名作。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