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个人养老金体系建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目标基金承载着帮助广大投资者实现长期稳健养老投资收益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养老FOF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规模增长缓慢、产品同质化、投资者认知不足等多重挑战。
业内人士呼吁,应多措并举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市场认可度,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制度设计、优化产品形态,从而真正发挥养老FOF在个人养老金投资中的核心作用。
更好发挥养老FOF
在第三支柱中的作用
养老FOF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与稳健收益吸引力,但要成为主流养老配置工具,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例如,流动性要求与收益预期的错配问题,不仅存在于底层资产当中,更体现在养老长期目标与短期市场波动的矛盾之中;再如理解门槛问题,多资产、多策略、跨市场配置使得产品说明与持仓结构复杂,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其收益来源和回撤特征,从而影响认购意愿。”华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经理指出。
嘉实基金基金经理唐棠表示,养老FOF产品作为个人养老金投资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环境变化下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也面临规模增长较慢、投资者认知和参与度待提升、产品同质化、税收优惠覆盖范围有限、制度建设和品类选择待完善等现实挑战。
唐棠建议,进一步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明确养老FOF产品在个人养老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优化产品设计,增强差异化竞争力;与基金投顾服务相结合,借助专业机构为投资者提供定制化资产配置建议,提升产品适配性。
中欧预见养老2035基金经理桑磊建议,一方面,基金的管理人应针对投资者面临的投资痛点和差异化需求,不断提升产品与投资者真实投资需求的适配度,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为个人投资者参与养老FOF的投资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提升投资者投资的便捷度,也有助于更好发挥养老FOF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投资中的作用。
“个人养老投资是FOF的重要使命之一,公募基金公司需要把养老投资业务提升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兴证全球基金总经理助理、多元资产配置部、养老金管理部总监林国怀表示,个人养老金天然具备长期属性,是典型的中长期资金。在投研方面,对于这类资金的管理需要站在更长期的视角,挖掘并投资于中长期真正有价值的资产;在销售层面,养老目标基金需要更加重视持营,需要投资者持续的资金投入,基金公司应该在产品设计上更加强调长期投资,在销售端也需要与渠道联动,推动长期和定投的持续营销模式。此外,个人养老金投资也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如尝试推动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联动的政策安排,进一步扩大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的覆盖人群范围等,通过完备的制度安排来更好地激励老百姓参与。
借鉴海外经验
拓宽FOF产品发展路径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应借鉴海外经验,在优化制度设计、延长考核周期、丰富资产配置工具的同时,更加关注投资者需求,为长期资金提供更稳健的发展土壤。
对比海外市场的FOF发展路径和探索,摩根资产管理中国FOF投资团队指出,海外FOF业务的发展,依托于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基金费率的压降、被动化工具的发展、三方评价机构的成立、长期导向的投资理念,实现了公募产品规范化的投资管理,构建了客观的评价体系,为FOF投资提供了高效的底层投资工具,也强化了FOF产品的业绩竞争力。同时,FOF规模的壮大、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也反哺资本市场与基金行业。公募行业整体与FOF业务发展相辅相成,投资管理、产品、销售、客户等各参与环节共振发展。
结合海外成熟经验,唐棠建议,引入更丰富的底层资产,进一步丰富可投资的工具,降低资产组合波动性,提升投资体验。同时,海外FOF产品多采用较长的考核周期,给予产品更长时间培育市场,而国内FOF产品清盘风险较高,建议适度延长发起式FOF的考核周期,或调整清盘门槛。此外,建议政策和制度持续完善,参考美国《养老金保护法案》等政策,出台鼓励长期投资、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资金流入FOF产品。
桑磊也建议,为个人投资者参与养老FOF的投资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投资者参与模式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创新方向,如探索定投概念、场景化概念、主题概念等FOF产品,从用户需求出发,把投资者行为习惯和产品设计紧密融合,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上述华南大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2025-09-15 07: 31
2025-09-15 07: 31
2025-09-15 07: 31
2025-09-15 07: 31
2025-09-15 07: 31
2025-09-15 07: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