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环境是主导海外市场的核心因素,紧缩周期尚未结束是当前我们对海外持较悲观观点的主要原因。虽然利率快速上行的阶段已经过去,之后斜率会变缓,但粘性较强的核心服务价格对美国通胀的回落速度形成拖累,其中薪资上涨预期依然很高,叠加房租价格滞后性影响,是支撑服务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因此即使上半年加息见顶后也不会很快转向,海外整体宏观环境流动性偏紧的状态不会改变。加息后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盈利增长都将有所放缓,台湾和韩国出口数据的大幅下滑也已反映出海外需求的明显回落。海外整体仍处于通胀压力持续和经济衰退升温的两难中,地缘政治冲突和逆全球化趋势持续干扰。
我们对2023年的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整体展望较乐观,预期经济将于2023年一季度企稳,二季度会有比较明显的复苏,全年看GDP大概率过5%,中国将成为全球少数实现GDP增速提升的国家之一。
中国此轮经济下行周期始于2018年一季度阶段性高点后,经历了去杠杆、贸易冲突等冲击后,新冠疫情开始席卷全球,经济于2020年一季度阶段性下探反弹后重回颓势,目前步入5年以来真正的筑底阶段。中国政策重心已重回经济增长,可以看到过去几年包括防疫、地产、平台经济等政策都有所调整,对经济活动和投资需求的压制都纷纷松绑。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又有决心又有操作空间的背景下政策端将持续发力,提振内需,带动经济复苏。除消费外,地产是最大的内需,因其本质上还是消费品属性,我们对地产的看法较市场更为乐观,政策对于稳定房价预期的重要性凸显,判断后续进一步放松势在必行,短期内销售额30-40%的急剧下滑已包含非常悲观的预期,情绪会有所修复。中国后疫情时代和海外的经历将有何种差异是目前市场讨论的重点,需要持续关注。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国内潜在的风险点仍在通胀,过去三年受疫情过度压制的需求释放后,消费品特别是服务类会面临价格抬升的压力,同时叠加劳动力供不应求带来的工资上涨预期。
策略:精选高质量股,布局经济复苏,关注高波动性风险
虽然近期防疫放开导致全国各地确诊人数都不断增加,短期内将继续影响居民情绪和消费场景,但我们认为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不会因此有过多的调整。目前市场相对淡化短期基本面因素,聚焦中长期,经济复苏预期下近期A股市场低位反弹,宏观相关性较高的顺周期品种表现突出。后期需要验证宏观复苏的强度和可持续性。
预计外资流入在经历了2022年大幅放缓之后,将在2023年加快流入。受海外需求增速回落影响,出口拖累,经济恢复也会有反复。预计年内股票市场波动率依旧较大,注重估值的安全边际尤为重要。我们相信在经济恢复出现反复的时候,政策端会进一步发力,稳定预期。预计全年市场震荡向上。
宏观弹性较大的品种大概率跑赢市场,策略上围绕“经济复苏”主线进行布局,主要是消费、地产和基建相关产业链等。在外部冲击风险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复苏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关注个股风险收益比,灵活操作。长期来看,我们也看好有长期成长空间的高端制造,医药等板块,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择机介入。
市场风格方面,A股市场2018年以来完成了价值到成长再到价值的切换,高质量风格在经历了近5年的颓势后将在2023年重新回归。个股层面我们将继续精选具有可持续的高净资产回报率、稳健的财务表现、可靠管理层及良好企业文化的高质量公司。
2023-01-29 12: 06
2023-01-29 10: 45
2023-01-29 10: 35
2023-01-29 10: 25
2023-01-29 10: 15
2023-01-29 1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