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 看市】下行压力加大,关注稳增长

2021-11-22 17:29

—— 01 ——


股市下行压力加大,关注稳增长


上周市场延续上涨趋势,国证2000领涨,上证指数上涨0.6%,创业板综上涨0.6%,沪深300持平。从行业指数来看,上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钢铁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好,涨幅分别为3.2%、3.0%和2.8%;农林牧渔、综合和非银金融等行业表现靠后,跌幅为1.9%、1.2%、1.1%


具体来看,食品饮料上涨受10月消费数据回暖以及调味品提价等事件催化,其次中美通话就新疆、西藏和台湾问题的讨论催化军工板块后半周持续上涨。周五地产产业链受加大开发贷款投放传闻集体上涨,在基本面加速下行背景下,市场对地产政策敏感度高,行情有望持续


临近年底,市场无趋势行情,板块切换频繁,10月经济数据显示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结合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可以看出其对经济的判断相比二季度更加谨慎,建议关注稳增长主题下水泥等基建产业链以及政策放松预期下地产板块估值修复的机会;此外可关注券商板块短期业绩和长期成长逻辑相互验证的逻辑;成长板块建议关注新能源产业链,同时关注近期元宇宙主题的发酵



上周权益市场表现



上周各大指数涨跌幅情况


万得全A +0.62%、上证综指 +0.60%、深证成指 +0.32%、沪深300 +0.03%、创业板指 -0.33%、中小板指 -0.29%、上证50 -0.24%、中证500 +0.19%、中证1000 +1.38%

图片


申万行业指数涨跌幅情况


申万一级行业板块涨跌互现,涨幅前三位的板块分别为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钢铁,涨幅分别为3.15%、3.01%和2.84%;农林牧渔、综合、非银金融跌幅排名前三位,分别为-1.87%、-1.24%和-1.14%

图片



—— 02 —— 


维持对债市收益率震荡行情的判断


维持对债市收益率震荡行情的判断。上周债市以窄幅震荡为主,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94%下行1bp至2.93%。上周央行对中下旬到期的1万亿MLF进行了提前续作,表明维护资金面稳定的政策态度没有发生变化。回顾近期基本面,10月制造业PMI 49.2%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10月社融增速10%处于历史低位,三季度GDP增速4.9%已经破5,经济存在进一步走弱风险,结合近期政策的稳增长表述增多,未来可能有进一步宽松措施。价格方面,处于高位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给未来通胀情况造成较大压力,此外,专项债和地方债的发行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压力。当前整体市场情绪偏中性,债市收益率预期维持震荡


央行三季度报告对经济总体乐观,认为通胀压力总体可控。19日,央行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二季度报告相比,央行在经济形势判断上删去了“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表述,认为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韧性持续显现。价格方面,央行预计四季度CPI将温和上涨,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提价和低基数等因素影响,PPI涨幅继续扩大,短期内可能维持高位,但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生产国,自给能力较强,海外通胀对国内传导有限


城投发债政策可能收紧,房企融资环境继续改善。据上周市场消息,近期交易所收紧了城投债发行政策,措施包括限制区域新增城投债发行额度、公司城投债借新还旧额度打折等,政策变动可能增加城投平台的自筹资金压力。近期房地产消息面相对平静,15日,阳光城美元债成功展期,避免了交叉违约的触发;18日,祥生控股港股价格腰斩,单日下跌53.9%。当前房地产的融资端以政策纠偏为主,银行贷款投放力度加大,但销售端下行周期尚未结束,未来地产债仍有调整的可能。综合来看,在城投债融资政策趋严态势下,需对弱区域、弱资质城投平台的流动性风险保持关注


综上所述:利率债方面,短期来看央行保持呵护流动性平稳的态度,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从长期来看抑制了债市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动力,目前债券市场多空交织,债市呈现震荡行情的概率较大;信用债方面,虽然前期融资政策得到部分纠偏,但是销售端的表现及回款资金的调配仍然对信用债的偿付形成障碍。城投债方面需要对城投平台的到期和再融资情况保持关注



上周债券市场表现



流动性跟踪

1)货币市场R001加权平均利率为2.0374%,较前周涨15.19个基点;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219%,较前周涨6.33个基点;R014加权平均利率为2.4515%,较前周涨19.51个基点;R1M加权平均利率为2.7146%,较前周涨26.05个基点。

shibor隔夜为1.998%,较前周涨14.2个基点;shibor1周为2.171%,较前周涨4.7个基点;shibor2周为2.323%,较前周涨23个基点;shibor3月为2.475%,较前周涨2.1个基


2)资金面上周公开市场累计有5000亿元逆回购和8000亿元MLF到期,央行累计进行了2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和1万亿元MLF操作,全口径净回笼900亿元。

资金面方面,随着缴税走款近尾声,银行间市场周四资金面回稳,隔夜回购利率回落逾20bp,抹去前一日升幅。月中资金波动“小插曲”结束,短期重回舒适局面,后续关注点转向月底前地方债发行放量情况。公开市场近期对冲灵活,央行根据流动性变化随时调整投放力度,稳定预期之下资金面依旧难破平衡态势

银行间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一周变动

图片


国开债二级市场收益率一周变动

图片


利率债跟踪

1)一级市场上周一级市场发行83只利率债,实际发行总额4765亿元,债券量与前周相比大致持平


2)二级市场上周银行间国债收益率不同期限多数下跌,各期限品种平均跌1.2bp。其中,0.5年期品种下跌4.08bp,1年期品种下跌1.41bp,10年期品种下跌0.89bp


信用债跟踪
1)一级市场上周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合计发行2084亿元,发行量与前周相比大致持平

2)二级市场上周各信用级别短融收益率多数下跌,就具体信用评级而言,AAA级整体下跌2.34bp,AA+级整体下跌2.34bp,AA-级整体下跌5.21bp。上周各信用级别中票收益率多数下跌,其中5年期AAA级中票下跌0.15bp,4年期AA+级中票下跌2.62bp,2年期AA级中票下跌0.49bp。上周各级别企业债收益率不同期限全部下跌;具体品种而言,1年期AAA级下跌0.89bp,3年期AA+级下跌2.54bp,15年期AA级下跌0.03bp




图片

End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征,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营、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根据投资对象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期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

1、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

2、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货币市场基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自己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3、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避险策略基金,引入的保障机制并不必然确保您投资本金的安全,基金份额持有人在极端情况下仍然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

4、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5、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或者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不能赎回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所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承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