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从此轮市场下跌中能学到什么
2022-03-25 20:29
文学名著的开头喜欢写:很多年以后,XX总会想起XX的那个下午。时光的滤镜下,过往仿佛总能被美化。
那么也照着这么写:三个月后的今日,我总会想起上证指数收出年线三连阳的那个下午。三年的慢牛让很多投资者对A股并未设防。然而开年后市场就大跌了,从元旦到金融委会议的前一天,上证指数跌幅超过15%,从3600点差点跌破3000点(来源:wind),这个级别的下跌,是很多人没有料到的。直到3月16日金融委会议召开,副总理讲话力挽狂澜,确立政策底,市场信心才开始被拉回来,上证指数收下六根阳线坚定了很多人的信仰。即便现在进入了最为纠结的震荡磨底期,但是依旧能够宣告上一轮恐慌大跌的暂时告一段落。很早之前我们就听过一句话:“不要浪费每一次的下跌”,现在愈发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决定在市场进入下一阶段之前,坐下来复盘过去,想想如果再来一遍,会不会有可能做得更好,想想当下时点能够做好哪些准备,才能用最好的状态迎接下一阶段的到来。这轮市场下跌,并非无差别的一泻到底,用后视镜去看,其实可以人为的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下跌的核心原因、性质以及投资者的感受都有所不同。第一阶段:元旦后-春节前(2022/1/4-2022/1/28)阳历新年刚过,本来大家还期待一波跨年行情,但是被首周大盘四连跌砸了个猝不及防。这一阶段市场的下跌主要是热门高估值成长赛道带头调整,军工、新能源、医药、半导体等主流赛道集体杀跌。为什么呢?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显著上行,对高估值风险资产形成压制;二是年初是新一轮考核周期的起点,机构投资者加速调仓换股,前期热门获利板块被快速卖出;三是高估值板块敏感度较强,在市场情绪脆弱的时候,利空扰动会被放大,消息面的冲击加剧了波动。再加上春节前历来风险偏好较低,部分资金倾向于持币过节,市场下跌原因较为充分。这个阶段的调整其实可以说是良性的,大家仍然抱有期待,还能被“开年下跌、全年或许行情不错”的过往数据扶起信心。第二阶段:春节后-俄乌战争打响前 (2022/2/7-2022/2/23)春节回来第一天,在假期外围市场涨声一片的影响下,大A发红包了,来了个开门红。但是第二天就红包变飞刀,医药“名单事件”带崩整个创业板,上证指数在金融地产、基建等低估值板块的支撑下表现尚可。这一阶段,市场震荡盘整,甚至略有上涨,也正是这段时间的市场表现让很多投资者选择留下来。一是经过了前期的快速下跌后,市场悲观情绪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二是此间公布的1月社融和信贷增量明显超市场预期,新增社融增速转正,从历史来看,新增社融增速转正往往是股市企稳的重要信号,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的情绪。三是成长板出现多条利好消息,扭转了前期的悲观预期,赛道成长股阶段性反击。第三阶段:俄乌交火到金融委会议前夕(2022/2/24-2022/3/15)2月24日,开盘A股还是好好的,没想到的是,一顿午饭的工夫,俄乌炮火声正式打响。这一阶段,A股连续放量下跌,情绪极度恐慌,市场已经失去了理性,多少投资者在这一波中倒下。地缘冲突升级之下,避险情绪升温,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一骑绝尘。加之俄乌两国还是石油、天然气、大麦、化肥等重要出口国,全球通胀的不确定性被加大。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公布面临退市风险的中概股名单,将市场悲观情绪推向高潮,中概股大跌,并传导至港股和A股。这一阶段后期,市场失去理智,北向资金疯狂跑路,投资者大幅抛售,流动性开始脆弱,加之疫情扩散等各种因素交织,一度出现非理性下跌,直到3月16日金融委员会发声才扭转趋势。回过头去看A股近三个月的表现,最大的感受就是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市况随时都在变化,因而对“敬畏市场”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某种意义上,市场可以复盘却不能预测,复盘的意义也在于加深对市场不可预测的认知,从而时刻保持谦虚,不妄图在短期波动中战胜市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无法妄言市场拐点会何时到来。在这波下跌中,最难熬的,不是一天的大跌,而是连续的下跌,本以为是抄底,结果抄在了半山腰,越跌越补,越套越深,在回本的路上越走越远。与其一直想着割肉、抄底,不如跟着自己的节奏来,不要被市场短期的恐慌情绪左右。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坚定长期投资理念,多做点积累的事情。巴菲特赚的是价值投资的钱,股价下跌,只要确定基本面没发生变化,他越跌越买;索罗斯赚的是市场反身性的钱,在趋势性低位进场,股价回撤就清仓卖出。他俩都赚到了钱。所以,操作本身不重要,操作背后的逻辑才重要。市场下跌的时候,抄底还是赎回的核心在于:你赚的是什么钱?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投资逻辑,一会儿加仓,一会儿赎回,反复横跳,就很容易两头挨打。所以,知道自己在赚什么钱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评估自己有没有能力赚这种钱。在这次大跌之前,很多投资者选择投资产品只看收益,年化30%、50%,对其背后的风险视而不见。虽然历史上净值有波动,但最后都涨上来了,很多投资者后视镜视角来看,以为自己可以接受。但是当亲自经历下跌时,你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是否能够涨回来,无限的煎熬、焦虑、纠结中,你才能真正看清自己能承受多大亏损,适配什么类型的基金。潮水退去了才能发现谁是在裸泳。评判一位基金经理好不好,往往经历了下跌经历了震荡,我们回头来看才能真的看清楚。每一次下跌,都是一次重新思考彼此是否合适的机会。在下跌中,可以观察一下:我所持有产品的基金经理是否有迅速的呼应?是否有调仓应对、修复回撤的能力?是否在秉持自己的投资理念、言行一致?投资者和管理人,往往都是在市场多次的波动中,在反复的观察和了解中,才能确认彼此是否合适,在合适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为长期持有获利打下基础。我们能够观察到,这次大跌中依旧存在逆势大涨的基金,很多都是商品基金,包括豆粕、原油、能化等,还包括煤炭、有色等行业基金,在通胀和俄乌局部冲突背景下,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些基金收益较好倒也不难理解。
这个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合理、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比如股债均衡配置、比如在持仓中加入商品基金,能够分散风险,捕捉更多的机会。
过往数据来看,不同资产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冲作用,在震荡市场中资产配置的效果更加明显。这两天,市场开始纠结磨底,对比前几日的火热,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信心修复并非一蹴而就,一般而言,阶段性下跌之后要企稳回升,必须要经历三个底:政策底、市场底和经济底。通常情况下,“政策底”早于“市场底”,而“市场底”早于“经济底”,这中间的时滞差异较大。上周三午后金融委的重磅发声是一个明显的“政策底”的信号,但是政策底出现后,市场不会立刻绝地反弹,因为市场从接受信号,到消化利好,再落实到实际行动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会有多久很难说,因此“市场底”的具体位置难以精准预判。当引发市场调整的因素出现转向或预期改善,便是市场底会逐渐出现的某种预示。那么哪些因素的转向可能会预示市场底的到来,值得重点关注呢?
第一,俄乌局势明朗、上游资源品价格出现趋势性回落,全球通胀压力缓解;第二,“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尤其是目前担忧较多的房地产等领域释放更多暖意;第四,中美关系边际趋稳,引发恐慌的中概股问题相对明确;第五,市场主线出现。比如18年市场底真正走出来是5G板块带动了整体市场的情绪。但是,并不是说以上因素必须全部得以改善,市场底才会到来,因为“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极端的绝望会孕育出极端的希望,反转行情会从最深的绝望中孕育而出。从长期来看,政策底出现后,市场已经大概率处于性价比较高的布局区域了,当前性价比适合中长期资金入市配置,是一个较好的左侧布局时点。坚守信念,保持在场,投资从来都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借力时间的风帆,就能抵达理想的远方。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不仅人生如此,投资也是一样。
以上是关于本轮大跌的反思与笔记。今天就先说到这,祝大家投资理财顺利~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