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面对面 | 郑双超:固收投资的财富管理大趋势

2022-05-10 18:27

年初以来A股市场震荡不断,4月可谓是“集大成”的一个月。


从指数表现来看,根据Wind数据,4月份上证指数下跌6.31%,创业板指单月跌幅更是达到12.8%。从行业表现来看, 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4月份除食品饮料外全部下跌。


行情波动带动投资者情绪起伏,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计划,在寻找对冲风险、平滑波动的方法时,固收产品成为今年以来颇受投资者欢迎的一个品类。


固收产品怎么选择?2022年财富管理大趋势是什么?本期大咖面对面,我们跟随浦银安盛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郑双超,了解如何通过固收投资,对冲A股震荡。


震荡行情下如何投资?


4月份的极端行情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的过度悲观情绪。短期内俄乌“黑天鹅”事件、美联储加息预期叠加国内疫情,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悲观。但最近的市场反弹或意味着之前的非理性情绪得到修复,行情重新回归到经济发展这个重心上来


虽然如此,很多投资者还是会发出灵魂一问:如果再出现4月这样的震荡,有什么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市场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



以固收类产品中横跨股债两市的“固收+”产品为例,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固收+”产品的发行规模已经接近450亿元,“固收+”基金数量超过了1000只。


从今年的行情来看,由于“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存在,当股市行情波动较大时,投资者会倾向于投资债券市场,从而导致债市上涨,这也是为什么固收类产品能在今年获得投资者青睐。


小白如何参与固收投资?


做固定收益投资的核心在于长期稳健。虽然今年的震荡行情让固收产品再次火热,但不代表着投资者要全部将资产投资于固收市场。


“固收就是作为资产配置中的基本盘来配的。如果今年全部做固定收益,明年全部做股票,这个其实是不理性的。但是你可以把你资产的比如说40%做固定收益,30%或者40%做权益类投资,这样一个配比是比较合理的。”郑双超说道。


郑双超认为,对于固收投资较有利的是紧信用、宽货币的环境。从今年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看,基本上是符合这个要素的。


货币政策上,目前央行采取适度宽松的态度,流动性在一个合理充裕的状态,对固收产品比较友好。从信用扩张角度,我国现在在从紧信用转为宽信用,但是宽信用还没有这么迅速见效,整个经济静态来看仍然处于承压状态,这也是一个有利于固收投资的状态。


所以,从宏观角度来讲,目前环境下比较好的方式是把固收投资的比例维持在一个适度甚至偏高水平的状态。


郑双超同时也提到,在“稳增长”政策逐渐发力的情况下,经济基本面在后期会得到改善,因此权益市场的机会也是不能忽视的。


“我们可以适度把固收投资的结构进行一个调整,就是增加一些固收+的品类,获取权益市场的收益。”郑双超说道。


 “虽然今年可能受到权益资产短期不太好的冲击,但是长期看还是健康向上的,主要是我们国家经济的向上发展,短期冲击之后反而为未来留下了更多的上涨空间。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权益性资产下跌之后,我觉得固收+资产也是更加值得关注的。”郑双超说道。


2022年财富管理大趋势在哪里?


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22年的经济形势做了一些预判,指出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情况下,今年的经济工作会“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具体来看,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今年经济的最大压力则来自于前两个方面。但是事实上,政府在政策面已经对这些压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对冲。首先,在投资方面,政府对于房地产投资采取“因城施策”的态度,从今年1月份开始,各地方就陆续推出了限购、限贷放松政策,未来这些政策效果会逐步得到释放。另外,对于制造业的投资,在鼓励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投资其实是在不断高端化、逐步加强的。


消费方面,主要冲击因素在于反复的疫情。但是郑双超认为消费是“虽迟但到”的行业,在疫情缓和、复工复产逐步开展之后,消费会重新回归,并且疫情期间压抑的消费需求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所以当前可以看作是消费的一个悲观极点,后面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消费会有比较好的行情。


 “不论是从中央发力基建还是从各个地方房地产放松,我们政策储备都是非常多的,也在不断落实。大伙儿现在可能还感觉不到,这个很正常,因为政策的释放有一个时间。未来还是比较光明的。”郑双超说。


结合固定收益整体的投资方法以及今年的经济基本面情况,郑双超认为除了做普通的债券获利之外,现在也可以布局固收+,获取权益性资产带来的增厚收益


数据来源:Wind。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