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您同读 | 读《孤独六讲》:理解孤独感,先从好好与自己相处做起

2022-07-02 13:26
图片



近期读了《孤独六讲》这本书,作者是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正如本书的书名,蒋勋老师在书中以“孤独”为题,分了6个部分对“孤独”进行思考。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作者在本书开篇就指出,我们现代人“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的原因。”因为害怕孤独,所以越想摆脱孤独,反而会让我们越来越孤独。


在传统儒家文化体系下,我们身在家族、社会等等关系中,是不应该有孤独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与责任,比较少谈论孤独,或者可以说不应该有孤独感。“鳏寡孤独者”,孤独的人往往被认为比较可怜。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很多时候却忘了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作者本人受儒家文化熏陶长大,但整本书中提到庄子的次数较多,感觉到作者是比较推崇老庄的思想的。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作者在书中提出解决孤独感的方法是“先好好与自己相处”,认为和别人好好相处的前提是与自己能好好相处,孤独是人生圆满的开始。


孤独的核心是跟自己在一起,我理解的是指一种向内的自我意识的认知,保持思想上的独立,也是鼓励一种独立思考、自信从容的人生态度。接受生而孤独,好好与自己相处之后,我们和别人的相处有可能能多一些相互的理解,也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六讲”中,比较有感触的是“思维孤独”。思维是指人类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探索发现事物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新闻、短视频、消息快速在网络中传播,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所以我们更需要培养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投资中,股神巴菲特也不止一次提出过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即遇到问题要自己找答案。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用一种理性的、洞察的角度去思考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只有我们抛开了外在已有的答案、自己第一反映的答案后,才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希望大家能喜欢本书,尊重孤独,珍惜孤独,享受独处。推荐蒋勋老师的这本书,本书另有作者本人阅读的音频版,忙碌的伙伴们闲来也可收听。



【部分摘抄】

我相信,一个真正完整快乐的人,不需要藉助别人的隐私来使自己丰富,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


一方面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另一方面我们害怕孤独。


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的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他所发出来的语言,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


孤独是当前社会最难走过的一环,也最不容易察觉,一方面是伦理本身有一个最大的掩护:爱,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很难去对抗爱。然而,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有孤独的空间。


即使我们与再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


在个体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倚赖。成熟的爱是倚靠不是倚赖,倚靠是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



本文作者:庚您同读书友会书友  顾意


——The End——

声明:本文仅学习交流使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