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债市回顾

2022-07-19 15:37

本周债券市场简要回顾

Part 1

本周货币市场与资金价格


继上周连续5日低量逆回购,本周央行公开操作再连续5日低量逆回购,存在收紧姿态,但银行间流动性总体宽松,资金利率继续下行。周五央行等量平价续作1,000亿元MLF。本周,央行连续5天继上周共10天进行30亿元逆回购操作,合计150亿元,到期回笼150亿元,逆回购实现资金零投放零回笼。国库现金定存投放400亿元。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资金利率继续下行。具体来说,R001均值从上周1.3508%,下行6.87BP至本周1.2821%,R001从上周五的收于1.2831%,小幅下行至本周五1.2812%;R007均值从上周1.6787%,下行6.01BP至本周1.6186%,R007从上周五收于1.6160%,小幅下行至本周五1.5871%。DR001均值从上周1.2736%,下行6.93BP至本周1.2043%,DR001从上周五收于1.2130%,小幅下行至本周五1.2128%;DR007均值从上周1.5640%,下行1.76BP至本周1.5464%,DR007从上周五收于1.5542%,小幅上行至本周五1.5602%。3M存单发行利率震荡下行,FR007-1Y互换利率持续下行。


Part 2

本周利率债市场


一级市场方面,本周利率债净融资继续大幅下降,连续3周回落,总体需求尚可。本周新发行利率债32只,融资4,318.95亿元,总偿还量为4,717.90亿元,净融资额为-398.96亿元,较上周大幅下降(前值为1,584.14亿元,环比减少1,983.00亿元左右),连续3周回落,为近三个月以来首次单周净融资额为负。本周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招标效果一般,全场倍数均值为4.90,较上周的4.00倍有所提高;而发行价格仅有6只位于100以下,发行需求尚可。

二级市场方面,国债期货大涨,国债现券收益率结束向上调整,掉头向下,中短端下行较长端更多,收益率曲线趋于陡峭。

全周来看,10年期主力合约本周涨0.67%,创5月27日以来最大周涨幅;5年期主力合约涨0.53%,创1月21日以来最大周涨幅;2年期主力合约涨0.18%,创3月11日以来最大周涨幅。

现券方面,国债收益率及国开债收益率各期限品种均下降,中短端下降幅度略大。全周来看,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从3.0834%下行2.98BP收于3.0536%,5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从2.8542%下行9.17BP收于2.7625%,1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从2.0530%下行5.92BP收于1.9938%。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从2.8384%下行5.27BP收于2.7857%,5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2.6785%下行9.37BP收于2.5848%,1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1.9584%下行7.47BP收于1.8837%。


Part 3

本周信用债市场


一级市场方面,信用债融资环境较弱,产业债和城投债净融资均继续边际变弱。本周产业债净融资再度由正转负,新发行产业债161只,融资1,693.85亿元,总偿还量为2,375.19亿元,净融资额转负为-681.34亿元,较前一周大幅下降(前值为408.12亿元)。本周城投债净融资额小幅下降,新发行城投债121只,融资957.55亿元,总偿还量745.25亿元,净融资额为212.30亿元,较前一周小幅下降(前值为298.88亿元)。发行利率方面,公司债AAA级主体发行利率3.23%,中期票据AAA级主体发行利率3.42%,短融AAA级主体发行利率2.05%。

二级市场方面,产业与城投债结束调整,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信用利差变化不一。产业债收益率下跌,3年期AA产业债收益率截至周五715日为3.38%,较上周五78日下调了8.08BP。从曲线来看,除6月期品种外,其他各期限品种收益率跌幅均超过6BP。产业债利差走扩。3年期AA产业债收益率下调8.08BP,其中无风险收益率下降10.74BP,意味着AA利差上调了2.66BP。利差进一步拆解,AAA利差上调了0.40BP,评级溢价上调2.26BP。城投债收益率同样下跌,3年期AA城投债收益率截至周五715日为3.09%,较上周五78日下调10.98BP。从曲线来看,2年、3年期品种收益率跌幅超过10BP,其余品种收益率小幅变动。城投债利差收窄。3年期AA城投债收益率下调10.98BP,其中无风险收益率下降10.74BP,意味着AA利差下降了0.24BP。利差进一步拆解,AAA利差上调2.76BP,评级溢价下调3BP。本周信用债成交量大幅提升。中票成交金额2,965.87亿元,短融成交金额2,814.24亿元,本周二级信用债成交总金额为7,296.28亿元,较上周大幅提升(前值为5,931.63亿元)。

Part 4

本周可转债市场


一级市场方面,周五通裕转债上市,其正股通裕重工主要从事大型铸锻件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转股价值较高,市场关注度高,上市首日涨幅接近35%。

二级市场方面,可转债指数小幅下跌,个券跌多涨少。本周中证转债及可交换指数较上周小幅下跌0.66%。权益市场方面,本周整体下跌,具体来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下跌2.88%和2.03%;沪深300与中证500分别下跌4.07%和3.24%;全市场看,wind全A周跌幅为3.00%。转债个券方面,本周市场跌多涨少,总共416只公募可转债,102只个券上涨,311只下跌,3只收平。除了新上市的1只转债外,涨幅靠前的转债有祥鑫转债、浙22转债,涨幅在20%以上;跌幅靠前的转债有泰林转债与卡倍转债,周跌幅在30%以上。成交量方面,本周成交4,333.27亿元,有所收缩,低于上周的5,646.32亿元。

估值方面,股性标的估值有所降低,债性标的债底保护提高。本周有157个标的具有股性,较上周减少5个,而且平均转股溢价率为20.75%,较上周21.43%有所降低;具有债性的标的达到258只,较上周增加4个,平均纯债溢价率为33.59%,较上周36.84%有所下降,债底保护提高。转债平均到期收益率有所提高。目前转债中有116只转债的到期收益率为正,较上周增加8个;所有转债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仅为-4.50%,较上周的-4.55%有所提高。


政策、事件与基本面


本周为数据密集发布周,市场最关注中国6月金融数据、6月经济数据(二季度经济数据)、6月进出口数据,及美国6月通胀数据等,同时市场很关注国内多地暴露的房地产“强制停贷”事件。

周一,央行连续6个交易日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尽管央行操作谨慎保守,但资金延续宽松,叠加西安、上海、苏州、杭州等本土疫情反复,以及传言7月初地产数据较弱,支撑现券期货均走强。国债期货全线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31%;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中短券表现更好收益率下行2-4BP;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依旧宽松,隔夜和七天期回购利率维持低位;长期资金方面,全国和股份制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报在2.27%-2.28%附近,较上日小降;地产债多数下跌,“20碧地04”跌超36%。

盘后,备受瞩目的6月金融数据公布。2022年6月新增社融规模5.17万亿元,强于预期的4.65万亿元;社融同比增长10.8%,高于前值的10.5%;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高于预期值的2.44万亿元;M2同比上涨11.4%,高于前值的11.1%。

周二,央行连续7个交易日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此外,央行和财政部1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3.05%,中标总量400亿元。Wind数据显示,上次1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招标是在3月16日,发行量700亿元,中标利率3.41%。此次国库现金定存操作量价皆低,反映了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的现状。

当日,周一超预期金融数据公布后,债市反映偏向利空出尽,此外资金延续宽松,叠加本土疫情反复,支撑现券期货延续暖势,国债期货全线小幅收涨,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中短券表现更好,收益率下行2-3BP;银行间资金面波澜不惊,隔夜和七天期回购利率仍在低位盘旋;地产债多数下跌,“21龙控01”跌超35%,“21碧地01”跌25%。

周三,央行连续8个交易日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当日,因流动性持续宽松,且本土疫情持续或抑制经济复苏进程,现券期货延续震荡偏暖行情。国债期货小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1%,5年期主力合约涨0.09%,2年期主力合约涨0.03%。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窄幅波动,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上行0.1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下行0.35BP,5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03收益率下行0.5BP,3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1收益率下行0.25BP;银行间资金面依旧平稳无忧,隔夜和七天期回购利率继续低位徘徊;地产债多数下跌,“20宝龙04”跌超16%,“20世茂G3”跌超11%。

下午,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6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加17.9%,前值增16.9%;进口增1.0%,前值增4.1%;贸易顺差979.4亿美元,前值787.6亿美元。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3.1%,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4.2%,同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6万亿元,增长19%;进口5.55万亿元,增长6.5%。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02万亿元,增长3.2%。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的韧性,5、6月份迅速扭转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趋势。

晚上,美国公布6月未季调CPI同比9.1%,预期8.8%,前值8.6%,续创1981年11月以来新高;未季调核心CPI同比5.9%,预期5.7%,前值6.0%,连续第3个月回落。季调后的CPI、核心CPI环比分别为1.3%、0.7%,仍大幅高于2000年至今的均值0.2%,且分别是1982年以来的第2、第4高位。开盘后不久,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一度超过1%,但临近尾盘,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0.67%,标普500指数跌0.4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15%。10年期美债收益率先涨后跌震荡,最终跌3.6BP收于2.939%。

周四,央行连续9个交易日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美国6月通胀数据超预期,推高美联储7月大幅加息可能,但美债对此已有提前反应,周三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冲高3.0%后回落。对国内债市来说,短期内“以我为主”仍是主基调,受海外波动影响有限。当日,国内现券期货延续暖势,国债期货全线收涨,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中短券表现更好,收益率下行2-3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跌破2.80%;资金面方面,银行间资金面持续充盈,主要回购利率普遍下行,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下行4.34BP报1.1695%,跌破1.2%关口,创2021年1月8日以来新低。

当日,财政部公布1-6月财政数据。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887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持平上月。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968亿元,同比下降28.4%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826亿元,同比增长31.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3,622亿元,同比下降31.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3,566亿元,同比下降4.9%。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降幅大幅收窄,但仍在负区间;财政支出强度不减,基建类支出较为积极。

周五,早上,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GDP为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预期增1.1%,一季度GDP增速为4.8%。中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71430亿元,同比增长6.1%,预期增5.9%,前值增6.2%。中国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42亿元,同比增长3.1%,预期降0.5%,前值降6.7%。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预期4.5%,前值0.7%。中国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下降22.2%,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6847亿元,下降25.3%。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开展1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3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持平,分别为2.85%、2.10%。Wind数据显示,今日30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因此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央行已连续10个交易日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MLF等量平价续做符合预期,7月宏观数据发布后市场认为经济或已筑底,对债市影响不大,午后股市跌幅扩大提升避险,现券期货尾盘略走好。国债期货全线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1%,5年期主力合约涨0.10%,2年期主力合约涨0.05%。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小幅下行,短券表现略好,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上行0.25BP报3.0525%,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下行0.5BP报2.7850%,1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06收益率下行2BP报1.98%。银行间资金面依旧平稳无忧,隔夜及七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小幅上行;受强制停贷事件冲击,地产债多数下跌,其中“19碧地03”跌超50%,“21龙控03”跌超27%。

海外,上周五美国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显著好于预期,也延续了今年就业增长强劲的势头。本周三美国公布6月未季调CPI同比9.1%,再超预期,续创1981年11月以来的40多年新高。美国权益和债券市场对通胀已进行反应,当前(短暂)已从交易通胀转为交易衰退。数据公布当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先涨后跌震荡,最终跌3.6BP收于2.939%,截止7月15日周五收盘于2.9300%,而2年期美债收益率收于3.1300%,2-10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倒挂,衰退预期更加强化。

事实上,特斯拉计划在加州圣马特奥裁员229人,并永久关闭圣马特奥设施;谷歌拟缩减招聘计划,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寻求通过削减成本、暂停招聘非工厂工人来调整业务,这系列事件都是美国经济衰退的一些证据。地缘政治方面,欧洲通胀高企、能源、粮食等核心问题,短期内没有有效解决方案,尽管本周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沙特促进石油增产,乌克兰俄罗斯土耳其联合国等四方就粮食出口达成一致,有助于缓解部分问题,但都是外部的重大不确定性所在。总体而言,目前美国债券市场在交易通胀和交易衰退中摇摆,上周之前阶段性的交易定价衰退更多,后又开始转为交易通胀,但后继乏力。后续需关注美联储7月底议息会议决定。当然,美债对国内利率债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也相对有限。

国内方面,从本周数据显示,二季度经济基本面处在复苏路上,但Q2经济增速只有0.4%(上半年增速为2.5%),略不及市场预期,环比-2.6%,创2020年二季度以来新低。消费复苏略超预期,出口超预期强势,但地产投资与销售继续下滑,全年经济增速实现5.5%目标,需要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多财政手段。从6月社融数据看,当期社融总量超预期,信贷数据不错,结构上也有明显改善,但社融数据持续改善与否,需要验证。M1有所反弹,但社融与M2增速差仍倒挂,资金在金融体系仍大量淤积,不过倒挂并未加深。本周,央行继续30亿低量逆回购操作,该操作已连续10个交易日,表明央行未必有持续收紧的意图,央行释放这种明确紧的信号,可能是想暗示市场要降杠杆。

事实上,由于市场的流动性足够充裕,本周资金利率和利率债收益率均下行。需要观察下周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地产行业的“强制停贷”事件和各地零星疫情,依然是主导债市情绪的重要交易因素,市场存在较强的“看短做短”情绪。目前,10年期国债估值处于低位,分位数为12.1%,相比之下,美国10年期国债估值仍然处于较高位置,分位数为91.2%。本周中美利差继续为负,但利差有所缩小,截至周五7月15日为-14.43BP,而上周五7月8日为-25.16BP。国内利率债市场“以我为主”,在“内部复苏、外部滞涨”大背景下,短期来看,宽松流动性和经济复苏多空因素并存。


作者为刘翰飞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九泰基金经理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就该等信息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责任。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我公司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或投资承诺,任何在本报告中出现的信息仅做参考,不应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与基金交易的依据。本报告版权归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风险提示:材料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投资承诺,不代表报告撰写人所管理基金的投资承诺或实际投资结果。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