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研习社 | 国泰基金程洲:市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关注这些行业

2022-07-21 19:48
刚刚过去的半年,市场的波动是比较大的,我们经历了很多之前没有想象到的风险。展望未来半年,我们认为市场会相对平稳,股市最困难的时候应该已经过去了,市场会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是我们会看到下半年的宏观经济环比改善的趋势应该会延续。应该说上半年,宏观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但是在5月份国常会出台了一揽子稳增长政策之后,包括从5月份我们可以观察到,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消费包括汽车的消费,也包括房地产的销量,都开始环比改善。


甚至像汽车的消费,同比增速还是比较快的,所以从经济本身来说,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后面市场会延续环比改善的趋势。经济在下半年肯定也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这里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是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包括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引发的欧美经济体增速放缓的情况。我们看到欧洲包括美国CPI创造了很多年的新高,有些高达9%,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已经加快了,未来还会保持比较快的节奏,来抑制通胀压力。


包括欧洲央行在之前一直也是比较克制的,包括英国,都开始加息来控制整个通胀压力。随着比较强的货币紧缩政策,会对经济带来一定的下行的压力。我们也看到比较大的几个经济组织,都对今年和明年的,欧洲经济包括全球经济,包括美国经济的增速预期有下调,而且下调的幅度都还是比较大的。除了通胀之外,加上俄乌的冲突,导致欧洲能源的危机,大家会对今年的冬天的欧洲很多国家,怎么熬过这个冬天也有很多担心。海外的风险可能是我们现在市场要关注的比较大的风险


国内的经济,从下半年从政策角度来说,一方面是稳增长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从5月份开国常会,包括5月份6月份,社融的数据快速回升。从稳增长落地来看,可能在三季度,从资金投放到资金到位到项目开始实施,可能一般会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所以下半年,尤其是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左右,稳增长资金到位之后,包括很多项目到位之后,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会更加的明显。


还有国家提出了以工代赈,也是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支持,包括未来的消费的支持,也会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因为在6月份已经把今年的地方债的额度已经发完了,在下半年,也不排除会在某个时点,国家也会预先发一些2023年的地方债一些额度。这样可以为我们稳增长,提供更多的资金的支持。


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要关注海外的通胀。如果美联储包括欧洲央行,包括英国央行加息的节奏比较快,对通胀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全球通胀的回落,可能对我们的国内经济,包括市场投资情绪有一些提振。所以整个的下半年,经济环比改善的趋势,应该会保持。


从股市来看,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应该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当然我们也觉得,指数的整体大幅上涨的空间可能并不大,在过去几年其实也都一样,市场整体来说,还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今年下半年也是这样的状态。对于结构性的行情,从我们的应对策略来说,会维持比较高的股票的仓位,也注重行业包括风格的相对均衡。


我们比较关注的投资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业或者是公司的盈利能够免疫全球经济下滑的行业。即使全球经济未来在美联储加息这种全球的收紧流动性的压力之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快的收入和盈利增长的行业,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农产品的产业链,包括养殖、种植。养殖主要看国内,国内从猪价来看,在过去的一个月已经开始有所反弹了,经历一年多的下跌之后,猪价开始企稳回升。我觉得这个作为一个必选消费,因为中国的蛋白质的摄入主要还是靠猪肉。所以在猪价开始往上的情况下,整个的养殖行业,可能会迎来一个盈利的拐点。而且现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全行业开始盈利的水平,所以我觉得养殖行业,是能够受益于猪价的上涨,同时能够对全球的经济的波动能够有免疫的。


种植主要是粮食价格。因为俄乌的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号称是欧洲的粮仓,俄乌的冲突导致全球粮价出现了比较快的上涨,国内因为我们的粮食自给率还是比较高的,中国的饭碗还是端在自己的手里的,所以我们粮食主要还是靠自己。当然这个全球粮价上涨,对我们的粮食的相关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的,包括化肥、农药这些,还是在全球的供应链里面,占有很大的一块市场份额。所以全球的粮价的上涨,对我们化肥、农药的出口也是有帮助的。


虽然这段时间,全球在美联储加息之后,整个大宗商品价格是有所回落的,包括油价、铜价,也包括有些粮食价格。这个回落的幅度还是不够的,整个的粮价从看过去几年的水平,目前还是比较高的状态。所以种植行业相关的一些公司,包括一些农资,还是能够受益于全球粮价的这么一个上涨。


医药相关行业,尤其是我们已经开始在融入全球供应链中的特色原料药。医药作为一个刚需,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还是一个必要的选项。所以全球的医药行业其实和经济波动的关联度还是也是比较低的。当然中国在制剂出口方面还是不多的,大部分的公司还是以原料药中间体为主。所以整个中国特色原料药的话,在未来的从出口角度来说,它的盈利的稳定性还是比较高的。这里面也是有很多机会的。


我们也看到,俄乌的冲突所带来大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追求,整个外需对于今年国内的光伏产业的拉动也是比较明显的。另外以半导体为代表的自主可控,是我们坚定要去走的方向。虽然全球的半导体指数也跌的比较多,包括一些芯片的价格也出现了回落。我觉得这个对于我们国内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其实影响并不大,我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我们还是要把芯片的生产,更多的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此,光伏和半导体在下半年也是有结构性机会的。


必选消费,包括肉制品和乳制品,这些都是刚需的消费。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之后,对这些行业的生产成本也是有利好的。同时这些消费需求相对稳定,也会迎来PPI回落之后的盈利改善。


我觉得能够免疫全球经济下滑的行业,主要是包括以上四个方面。


第二个方向,我们比较关注稳增长发力的方向。下半年,尤其是在四季度,稳增长的落实的执行的程度会越来越高,从而对经济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这里是会有很多的机会的,很多公司能够受益。


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传统的老基建,包括铁路,包括水利建设,包括城市的轨道交通,也包括城市的地下管网这些传统老的基建,也包括新基建,信息高速公路,包括之前发改委提出的东数西算,利用西部的能源优势,把能耗比较高的一些服务器放在西部,把处理的信息运输到东部需求量比较大的地方,有点类似于过去的西电东送。这里包括数字政府的推进,对整个新基建,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需求也会比较大,会拉动相关一些行业公司的表现,包括像光通信的器件,包括服务器交换器这些可能都会受益于稳增长的新老基建的投入。


消费,对于稳增长来说,促进消费肯定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点。我们已经看到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的表现是比较好的,这个和新能源车的刺激政策发力还是有关的。下半年,包括旅游酒店、航空这些前期受到一定影响的行业,也是有机会的。随着生活越来越正常化,这方面的需求是会有的,是能够受益于,稳增长带来的经济的复苏,包括居民收入的提升。


第三个方向,可能更加下沉,更多是在一些细分行业中龙头的公司,核心就是发改委提出的专精特新。国家评了四五百家“专精特新”的公司,里面有很多已经上市了,也有更多的是没上市的。这些公司里面,是会有很多的机会。“专精特新”自己有一些独特的竞争优势,虽然可能并不显眼,但是凭借自身的优势,会成为它所在行业里面的隐形冠军。甚至有些行业有些公司,在全球都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当然这个行业可能市值比较小,大家关注度不高,但是只要有这样的公司,能够在这个行业中,能够不断地往前走,它的市占率越来越高,或者是能够有更多的一些,扩展到自己的业务的一些范围,无论是往上下游去做,或者是往全球去拓展市场。它是能够抵御经济的波动,甚至包括行业的波动。有很多公司都能够穿越这些波动,实现持续的快速增长。


专精特新和一些小公司可能是组合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因为现在股票数量太多了,相比我刚开始管基金的时候,股票数量已经多了很多倍。现在我们A股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已经接近5千家了。在这么多的股票中,大家的研究资源分配是不均匀的。所以很多的大公司,大市值的企业会受到研究机构的关注,但是有很多小公司可能并不显眼,研究的覆盖是不高的,如果这些公司真正能够走出来的话,能够享受到业绩增长带来的收益。另外是整个市场关注度的回升之后,带来的估值的提升。现在的“专精特新”,很多公司是具备很强的估值吸引力的。如果真正能够挖掘出这些,能够穿越经济的波动,穿越行业的波动,实现持续快增长的公司,未来可能组合超额收益的来源。


图片 Q1:近期市场在快速反弹之后呈现出一定的震荡波动,您判断当下这种波动持续的时间周期和波动程度是怎样的?


程洲:从4月底的反弹到目前,幅度是比较高的。可以类比像2015年四季度的反弹。也可以类比2019年一季度的反弹,所以市场在这个位置有一定的振荡,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市场一些消化。当前振荡的时间和幅度,我觉得大家不用太悲观,尤其从幅度来看的话,还是比较小的,更多横盘的方式消化。因为我们现在经济环比改善的趋势还是明确的,包括前期的市场反弹过程中,也有很多热门行业反弹比较多。其实还有很多公司,反弹幅度并不大,在调整过程中,很多股价表现高低切换的阶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两三周市场已经开始有点振荡了,但是这个市场里面,每天的投资机构还是非常多的,并不是出现泥沙俱下的这种状况。


所以虽然指数有一定调整,但是幅度其实有限。所以我觉得对于这次调整,无论是幅度也好,时间也好,不用悲观。市场在这个位置,也是通过轮动的方式来消化整个前期的反弹压力


图片 Q2:在5、6月的市场反弹中,新能源车、光伏等高景气成长股是反弹先锋,您认为下半年的市场风格会不会出现轮动切换?景气度投资策略在下半年的有效性是怎样的?


程洲:过去的两个月,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这些新能源这些比较景气的赛道,反弹幅度是比较大的。下半年市场的投资结构,或者说投资的主线,应该还是会有一些轮动。当然我认为所谓景气度投资,它在中国其实有效性一直是很高的。随着中国经济在下半年环比改善,也会看到有更多的行业,变得越来越景气。这里面就会有机会,景气度投资在中国一直是有效的。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更加多的一些边际的景气度在改善的行业,市场就会在里面寻找一些机会。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新能源这些热门赛道就没有机会,我们可能需要观察,它的景气度是不是能够再有进一步的提升。比如说今年光伏表现一直比较好,很大一块来自于今年在光伏的硅料硅片价格可能会有一些压力,因为供给出来的。但是随着景气度提升之后,整个行业需求度起来之后,我们看到硅料反而在涨价。就是因为这个景气度,海外的需求突然成为经济拉动光伏需求非常大的增长点。


我觉得新能源,包括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如果之后有一些拉动整个行业需求的因素,这个景气度,可能还是会维持。如果没有在边际的改善,下半年的市场可能更多人会去追逐那些,景气度边际改善的机会。


图片 Q3:关于稳增长链条,我们看到6月金融数据显示政府债券高增,您认为政府投资什么时间能够反映到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上?新老基建哪一个可能会更受益?


程洲:其实从5月份的社融数据里面,地方债的发行量就开始往上走了,6月份量更大。从历史经验来看,差不多两三个月的时间,真正开始这些资金对经济发生作用。所以我觉得差不多在八九月份,这些资金到位之后,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就可以开始显现。而且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微观的一些数据,因为我们之前也在看,包括6月份整个全国的水泥价格都还是比较疲弱的。我们看到这段时间的话,已经开始有一些部分地区的水泥价格,在开始往上走了。包括一些工程机械的这些利用小时数,也开始慢慢在提升。有一些信号开始出来了。在八九月份,新老基建的速度会更加的显现。。


图片 Q4:关于农产品板块,近期全球主要农产品和农资、化肥的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松动,您认为这是调整还是反转?农资、种子、化肥行业还能继续投资吗?


程洲:的确是,在过去的两周,因为在美联储比较鹰派的加息的措施之后。包括像各大经济组织,开始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之后,以石油和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回落。包括一些农产品价格,包括一些化肥包括磷肥,氮肥、钾肥都出现了一定的回落。首先这个回落是比较正常的,价格在上涨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经销商的囤货,包括它的价格不断地上涨之后,大家预期还会涨的话,大家会增加囤货,会有一些投机成分在里面,一旦这个趋势往下,或者说大家看到一点风险,可能会把这部分的风险,就是一些投机的库存会释放出来,价格会有调整。


对于整个农资的价格,我觉得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经过这一轮调整之后的话,应该说它不会是一个反转。毕竟整个的粮食的供应的确是有问题的,包括像现在俄乌冲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的迹象。按照这个情况,今年可能大家面临的是欧洲有粮,欧洲乌克兰有粮食但是运不出来。但是明年的话,真的像乌克兰欧洲的粮仓没有粮食,它现在有战争的话,种粮是受到影响的。所以它的明年粮食真的会缺少。所以我觉得这个供给的收缩,还是比较明显的。短期价格虽然会有一些波动,但是可能长期看还是会在比较高的位置。


从国内的上市公司来看,影响会更小一些。因为我们国内钾肥主要是靠进口的,氮肥和磷肥我们是出口比较多的。国家是为了保护国内的化肥的一些农民的利益,在我们施肥的旺季是限制出口的,只能在我们的淡季的时候会有一些出口。而且现在国外的这种价格,比国内的价格要高很多的,无论是磷肥还是氮肥会比国内高很多,所以对于国内来说,海外的价格波动,可能就是心理的影响,从公司盈利来说影响并不大。还有本身我们的出口量就不是很大。只有在我们淡季才会有出口,而且现在出口的价格,其实比国内的价格还是高很多的。所以对国内的企业来说,相比往年还是多了一块增量的收入来源。所以农产品的价格还是在会维持相对比较高的位置。虽然全球经济有下修的压力,但是粮食作为刚需,还是有一些会有供给减产,所以我觉得这个价格不用太担心。这段时间的一些波动,都是正常的情绪波动。


图片 Q5:关于消费和医药板块,CXO龙头公司中报业绩增速非常好,第七批集采也已经落地,医药行业近期有了一定的反弹,下一步可以重点投资吗?哪些细分方向比较好?


程洲:我觉得医药行业还是要值得关注的,一个是医药行业从基本面来看,它是为了人民的生活健康去服务的,是比较刚性的需求,和经济波动影响会比较小。从细分行业来看,CXO在中国行业景气度还是比较高,这个也是反映中国的一些CXO的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这些行业过去估值比较贵,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调整的话,价格具备了吸引力。


原料药,前面我也说过,我们是比较看好的,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中国从原来开始卖中间体,后来开始卖高级中间体,后来开始卖原料药,将来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优质的中国的医药企业,会在全球去卖仿制药,甚至会有一些自己的专利药,原研药。中国的原料药的企业,还是能够反映出中国在化工的进步,包括在品质的管理,杂质的控制,也包括环保的要求之后,整个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个里面是有机会的。


仿制药,主持人也说了,第七批的集采已经结束了,在经过七批之后,绝大部分的仿制药,都已经经历了应采尽采。从这个政策来说,最收紧的时候可能也已经过去了,那些能够在过去的七批集采中活下来的仿制药企业,还是自己有一些竞争优势的。无论是政策的压力,或者说是市场预期,可能对于很多的仿制药企业来说,最坏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了。


而且仿制药企业,从过去的三年,行业基本上都是在调整,大家都是在消化集采带来的价格的大幅的跳水,对整个的企业的盈利的考验,包括企业的估值的考验,包括市场认知度的考验。在应采尽采基本上快到位的情况下,仿制药的企业的春天可能会来了,当然这个春天可能不会太快,但是我觉得很多的仿制药企业估值是足够的低,而且他们已经开始慢慢的适应了新的行业的游戏规则,很多公司已经开始走出来了,今年从股价表现,也有很多中等规模的优质仿制药企业,已经表现不错了。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