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市场又陷入了起起伏伏的波动,前期热门的赛道纷纷回调。很多投资者又开始了焦虑,想找个适合的基金怎么就这么难呢?
或许投资大师们的经验会给到我们一些启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科维茨曾说:“资产配置是投资市场唯一的免费午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为什么资产配置很重要?
有很多朋友买基金总会问:到底哪只产品能大涨?到底什么时候入场是最低点?但事实上,比选中“冠军基金”和抄到“钻石底”更好把握的是做好资产配置。
我们往往喜欢追求“集中的正确”,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战胜市场,获取超额收益,追求暴富。集中加正确固然是最好的,但难度系数非常高的。
如果能回到15年前,再给我们一次投资决策的机会,相信很多人都会把所有的钱拿去买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但当时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就像站在现在的时点上,问大家会集中投资哪类资产一样,可能大多数人也是一脸茫然。正确加集中的反面就是错误加集中,如果把投资的成败押注在一次或者几次的投资决策上,风险暴露过大。
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我们投资的目标是保值增值,那么以分散配置的方式进行投资是一种更容易操作的方式。
回顾今年的权益市场,整体表现不佳,而且从大小盘及价值风格的表现来看,风格轮动明显。年初至4月底之前,表现靠前的是价值风格。5、6月,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表现较好的主要是成长风格。7月市场再次开始调整后,小盘成长风格表现较好,而8月以来小盘成长股开始下跌。
如果我们的持仓押注在单一类型,可能会更加放大市场的波动。但如果持仓的资产做到了有效分散,就可以实现收益的此消彼长,淡化组合整体的波动,并增加投资的收益风险性价比。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2022.8.31各自然月度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实践?
了解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实践呢?
首先,资产配置不是简单地买多个基金就叫做配置,因为资产配置的关键词是降低相关性。比如我买了5只基金,但是5只基金都是偏消费行业,或者5只基金都是大盘价值型基金,那么5只基金的业绩表现可能就会高度相似,很难做到分散风险。
其次是大类资产的分散,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做大类资产轮动是要求很高的,更适合专业的机构投资者。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简单的就是做好股债两类资产的配置。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曾提出过一个简单有效的资产配置方式:建仓时配置50%股票和50%债券。
当然在实际的投资实践中,股债平衡并非严格限定为“股债各半”,依据个人的投资风险偏好不同,股债配比可能是50:50、40:60、30:70等等。可以选择自己动态调整资产配置的比例,也可以购买相应策略的“固收+”产品。
下面的图表展示了过往12年中从任何的一个时间买入基金,基金持有的时间和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直观的感受,不同基金类型持有相同时间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持有的时间越长,获得收益的概率也越来越大,投资者对应着也越来越省心。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0/9/1-2022/8/31,相关指数历史业绩不代表相关类型基金未来业绩表现。
在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上,不要重仓押注一个行业或是一个主题。因为我们无法确切知道风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会轮动到哪个行业。所以,在投资风格的选择上,就可以尽量做到价值、成长均衡配置。
与其我们每天猜测市场的风向,不如从现在开始做好资产配置,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均衡的投资组合。
2022-09-26 19: 21
2022-09-26 19: 21
2022-09-26 19: 21
2022-09-26 19: 17
2022-09-26 18: 35
2022-09-26 1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