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季和国庆长假结束,本周央行边际收紧流动性,实现资金净回笼3,470亿元(加上10/8-10/9,净回笼9,390亿元);银行间主要回购利率周均值大幅回落,流动性总体保持合理宽裕。结束跨季和国庆长假,10/10-10/14,央行本周共开展7天期100亿元逆回购操作(每天20亿元),到期回笼3,570亿元,综合下来实现资金净回笼3,470亿元。10/8-10/9周六周日,央行投放190亿元逆回购操作,到期回笼6,110亿元,实现净回笼5,920亿元。下周一(10月17日)5,000亿MLF到期,央行进行了等量平价续做。此外,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9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到期210亿元,周二至周五均到期20亿元。从资金利率来看,跨季和国庆长假因素影响结束,资金利率水平迅速回落。本周(为对比方便,加上10/8,10/9两个交易日,共7个交易日)银行间主要回购资金利率周均值,较上周(节前最后一周,下同)全面回落。其中R001/DR001/R007/DR007周均值环比大幅下行20BP/37BP/19BP/39BP。同样,10月14日本周五收盘,较9月30日节前最后一周五收盘,各主要回购利率均大幅回落超50BP,其中R001 /R007/DR001/DR007分别大幅回落84BP/56BP/89BP/62BP。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需要注意的是,跨季和长假影响结束后,下降效应明显。DR001在节后前两个交易日10/8-10/9日,从超2%迅速下行到1.1%以下,之后有所上行,但始终未突破1.18%。DR007同样节后迅速下行,之后维持在1.4-1.6%间震荡。
图1:最近2周DR001与DR007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本周,R007与DR007同向而动,两者利差有所走阔。本周五10月14日利差为13.72BP,而9月30日周五利差为8.32BP。9月26日,两者一度倒挂为-2.39BP。
图2:最近2月R007与DR007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R3M-R007是一个资金市场预期变化的指标。当货币政策收紧时,机构更关注资金可得性而非成本,长线资金需求上升,期限利差上升。反之,流动性宽裕,市场更在乎资金成本而非可获得性,期限利差下降。总体而言,经历8月末几个交易日对短线资金需求略大后,9月以来资金期限利差恢复正数,且较为稳定,维持在19BP-40BP之间,截止本周五10月14日两者利差为40.72BP,比9月27日周二有所走阔1.83BP(前值为38.89BP)。但受跨季影响,9月26日两者利差飙升至340BP。
图3:最近6月R3M-R007变化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本周,AAA+与AAA同业存单收益率有所分化,1月期大幅下行超50BP,其他期限涨跌互现,其中3月期上行最大,超7BP;3月期下行仅次于1月期,下行超4BP。1年期下行约1BP,报收在2.0%关口附近。
图4:上周与本周AAA+同业存单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5:上周与本周AAA同业存单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一级市场方面,本周利率债净融资额下降较多;总体需求一般。本周新发利率债有67只,融资6,790.25亿元,总偿还量为2,110.37亿元,净融资额为4,679.88亿元,较节前一周大幅提升(前值为1,358.45亿元)。图6:利率债净融资额周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截至10月14日,一般债发行进度为97.5%,专项债发行进度为98.3%;国债净发行进度为70.6%;政金债发行进度预估为79.1%。下周(10/17-10/23)发行计划方面,地方债65只,共1,843亿元;国债3只,共1,980亿元;政金债共4只,共250亿元。本周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招标效果一般,全场倍数均值为3.85,较节前一周的3.53倍有所提高;而发行价格有10只位于100以下,发行需求一般。二级市场方面,国债期货迎来反弹上涨;现券收益率普遍下行;利率债期限利差有所分化;海外债收益率以上行为主。本周国债期货暂时结束调整,普遍大幅反弹。全周来看,10年期主力合约涨0.83%,5年期主力合约涨0.49%,2年期主力合约涨0.19%。其中,10年期主力合约在8月17日收在102.02,创2020年5月以来的新高后,国庆节前一直在盘整中回调,一度回到今年7月中旬位置,节后反弹明显,回到101.00以上。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现券方面,收益率普遍下行,国债中短期限下行略多些,国开债中长端下行略多些。具体来看,本周五10月14日,相比于9月30日周五,1Y国债/国开债收益率下行约7BP/0.3BP;3Y国债/国开债收益率下行约7BP/6BP;5Y国债/国开债收益率下行约9BP/8.5BP,10Y国债/国开债收益率下行约6BP/7BP。5Y国债下行最多,达9.31BP,9Y国开债下行最多达11.1BP。总的来看,中期限收益率下行最明显(见表2、图10与图11)。
表2:关键期限利率债周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8:近三周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9:近三周关键期限国开债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10:9月30日与10月14日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11:9月30日与10月14日关键期限国开债收益率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国债/国开债期限利差有所分化。国债/国开债10Y-5Y利差有所走阔约6BP/1BP外;国债/国开债3Y-1Y利差有所收窄约0.6BP/5.5BP,3Y-1Y利差有所分化,国债10Y-1Y走阔约0.6BP,国开债10Y-1Y收窄约7.2BP。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国债10Y-7Y利差的本周均值为0.63BP,较节前最后一周均值1.21BP有所收窄,表明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上升,边际上偏好交易而非配置,交易盘较节前最后一周边际占优。国债10Y-1Y利差的本周均值为93.04BP,较节前最后一周均值85.80BP有所走阔,表明市场对经济的乐观程度有所改善。图12:10Y-7Y国债期限利差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13:10Y-1Y国债期限利差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海外债市方面,相比9月30日周五,本周五10月14日,收益率继续以上涨为主(因中国国庆假期,海外多5个交易日左右)。美国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短端上行较多,熊平。其中1Y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最大,达45BP,报收4.48%,倒挂其他期限品种严重;2Y期上行次之,达26BP,收至4.22%;10Y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7BP,收至4.00%,迈入4%关口,创出2010年4月5日以来的12年高点;美国10Y-2Y国债收益率继续倒挂中,本周五倒挂有所走阔至-48BP(9月30日为-39BP)。日本国债收益率以上行为主,超长端上行较大,收益率曲线熊陡。其中40Y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最大,上行7.6BP;但10Y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4BP,收至0.2530%。德国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其中15Y国债收益率上行最大,达19BP,报收2.37%;1Y期上行次之,达15BP,收至1.69%;10Y国债收益率上行13BP至2.25%,其中10月12日报收2.37%,创出2011年12月以来的新高。备受瞩目的英国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截止10月12日),其中5Y国债收益率上行约12BP,报收4.3848%;15Y期上行超75BP,收至4.7298%;10Y国债收益率上行约47BP至4.6289%,其中10月10日报收4.6494%,创出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
图14:9月30日与10月14日美国国债收益率周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15:最近2个月美国10Y-2Y国债收益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16:9月30日与10月14日日本国债收益率周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17:9月30日与10月14日德国国债收益率周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18:9月30日与10月12日英国国债收益率周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一级市场方面,本周信用债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产业债、城投债净融资均上升,均转负为正。发行利率较上周以上行为主。10/10-10/16新发行产业债170只,融资2,428.95亿元,总偿还量为1,715.60亿元,净融资额为713.36亿元,较节前一周大幅提升(前值为-1,016.19亿元)。10/3-10/9新发行产业债13只,融资238.28亿元,总偿还量102.57亿元,净融资额为135.71亿元。10/10-10/16新发行城投债151只,融资1,082.69亿元,总偿还量570.29亿元,净融资额为512.4亿元,较节前一周小幅提高(前值为-19亿元)。10/3-10/9新发行城投债7只,融资35.50亿元,总偿还量239.40亿元,净融资额为-203.90亿元。发行利率方面,公司债AAA级主体发行利率3.45%(前值为3.37%),企业债AAA级主体发行利率3.68%(前值为3.10%),中期票据AAA级主体发行利率3.06%(前值为2.93%),短融AAA级主体发行利率1.78%(前值为2.06%)。发行利率较上周以上行为主。二级市场方面,AA级产业债和城投债收益率以下行为主;收益率曲线上,均为短端下行较多;3Y产业债信用利差整体走阔为主;3Y城投债信用利差短端以收窄为主,其他期限品种以走阔为主;3年期产业债与城投债到期收益率AA-AAA等级利差均有所走阔。AA级产业债收益率普遍下行,1年期下行最多,长端也下行较多(见图19)。除2年期和4年期AA产业债收益率上行约1BP外,其他AA级期限品种普遍下行,1年期下行最大,超10BP。其中3年期AA产业债收益率,本周五10月14日收至3.2551%,较9月30日周五下行1.78BP。图19:9月30日与10月14日AA产业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20:近一个月3年期AA产业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21:9月30日与10月14日AAA产业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AA级产业债信用利差走阔为主(见图22)。除6月期、1年期、20年期AA级产业债信用利差分别收窄约2BP/10BP/0.2BP外,其他期限信用利差均走阔,中长期走阔较多,4年期和6年期走阔最多(近9BP)。3年期AA产业债收益率下行了1.78BP,其中3年期无风险收益率下行了5.82BP,意味着3年期AA产业债信用利差走阔了4.04BP。3年期AAA产业债收益率利差走阔了2.48BP,评级溢价上调了1.56BP。3年期AAA利差走阔说明流动性有所收紧,评级溢价上调表明市场对3年期AA产业类主体忧虑程度有所增加,违约风险有所上升。图22:9月30日与10月14日AA产业债信用利差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本周,3年期银行间产业债到期收益率AA-AAA等级利差均值为62.42BP,而节前最后一周其均值为61.40BP,有所走阔。图23:半年多以来AA-AAA产业债等级利差变化情况

AA级城投债收益率以下行为主,超短端下行较多,曲线略牛陡(见图24)。除3月期、5年期、8年期、20年期和30年期收益率略有上行0.7-2.6BP左右外,其他期限品种普遍下行,其中,1月期内AA城投债收益率下行最大(近78BP),1月期下行次之(超42BP)。3年期AA城投债收益率,本周五10月14日收至2.9354%,较9月30日下行0.40BP。从曲线来看,所有期限品种收益率以下行为主,1月内和1月期限品种下行最大。
图24:9月30日与9月23日AA城投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25:近一个月3年期AA城投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图26:9月30日与9月23日AAA城投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有所分化,短端以走阔为主,中长端以收窄为主(见图25)。1月期AA城投债信用利差走阔最大,走阔近15BP;10年期信用利差收窄最大,收窄超8BP。其中3年期AA城投债收益率大幅上行了10.05BP,3年期无风险收益率上行了8.36BP,意味着AA信用利差走阔了1.69BP。3年期AAA城投债收益率信用利差走阔了1.69BP,评级无溢价。3年AAA信用利差走阔说明流动性有所收紧,评级无溢价表明市场对3年期AA城投类主体忧虑程度无变化,违约风险相对稳定。图27:9月30日与9月23日AA城投债信用利差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本周,3年期城投债到期收益率AA-AAA等级利差均值为29.86BP,而节前最后一周其均值为26.83BP,有所走阔。图28:半年多以来3年期AA-AAA城投债等级利差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本周信用债成交量小幅提高。中票成交金额2,609.32亿元,短融成交金额2,696.33亿元,本周二级信用债成交总金额为6,833.99亿元,较前两周小幅提高(节前一周为4,498.40亿元)。
一级市场方面,本周3只可转债上市。其中金盘转债正股作为干式变压器龙头,涉及新能源领域,上市首日收盘上涨幅度超过30%。嘉诚转债正股所属运输物流行业,上市首日收盘涨幅13.87%。大中转债正股是大中矿业,属于黑色金属采选行业,上市首日收盘价略超110元。二级市场方面,本周权益市场各主要指数结束下跌趋势,迎来反弹。本周除上证50下跌0.97%外,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上涨1.57%、3.18%、6.35%、1.65%;沪深300与中证1000分别上涨0.99%、4.60%。全市场看,同花顺全A周大涨4.93%。本周转债市场反弹,交易量有所放大。本周中证转债指数较上周上涨2.09%,跌至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低水平。成交量方面,两市成交金额本周继续缩量。本周成交2,492.63亿元,日均约498.53亿元,日均成交高于节前最后一周的401.40亿元。2022三季度,转债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但跌幅小于正股,成交额创年内新低。从单季度来看,三季度中证转债指数下跌3.8%,跌幅小于中证1000、创业板指、上证综指等主要股指;从前三季度来看,中证转债指数下跌7.7%,主要估值跌幅均在15%以上,转债市场展现出较好的抗跌性。
数据来源:同花顺、九泰基金整理
个券方面,本周市场普遍上涨。转债市场409只个券上涨,25只下跌,2只收平。除了新上市的三只转债外,涨幅靠前的转债有上能转债、新天转债,涨幅在15%以上;跌幅靠前的转债有江丰转债与小康转债,周跌幅在5%以上。估值方面,从绝对价格来看,100以下的低价券个数为5个,占比1%;100至110之间的低价券有39个,较上周减少21个,占比9%,较上周减少5个百分点。而130以上的高价券达到129个,较上周增加31个,占比29%,较上周增加6个百分点;其中150以上的超高价个券有58个,较上周增加8个。转债市场估值略有压缩。按余额加权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8.51%,较前周周五-1.06pct。偏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12.2%,较前周周五1.7pct;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76.3%,较前周周五-0.9pct;平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26.0%,较前周周五0.7pct。
(a)俄乌冲突依然没有改善迹象。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本周俄罗斯连续轰炸乌克兰重要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俄罗斯边境州也偶尔遭到破坏和打击。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依然随时牵引市场交易的情绪。(b)近期英国推翻不久前设立的政策,重要官职换将,经济危机四起。10月14日,英国前财政大臣克沃滕被解职,克沃滕在他的辞职信中直言英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太难了。在克沃滕卸任后,前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将担任新任财政大臣。市场解读克沃滕辞职后,特拉斯将扭转价值430亿英镑的减税计划,以重建市场信心。特拉斯还同步宣布,将恢复提高公司税的计划,从明年4月起英国公司税将从当前的19%上调至25%。目前市场已经对特拉斯的任职时间能否持续到圣诞节表示怀疑。(a1)继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发生重大泄漏之后,当地时间10月12日周三,在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原油的“友谊”石油管道发生泄漏事故。“友谊”石油管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管道之一,日输送能力为200万桶,其起点为俄罗斯,主要向包括德国、波兰、白俄罗斯、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国和奥地利在内的大部分中欧国家输送俄罗斯石油。同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随时准备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但不会向设立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售能源。此外,普京还提议,可以在土耳其建设欧洲最大的天然气枢纽。根据最新消息,“北溪”的修复可能要持续超过一年时间,尽管普京方面称,仍准备通过北溪-2可用支线向欧洲供气,但德方却表态不会接收。目前,德国的天然气储存设施提前三周完成了在11月份填满95%的目标。(a2)当地时间10月12日周三,欧盟能源部长非正式会议在捷克举行,与会各方普遍同意从2023年夏天之前开始联合采购天然气并推动节能。但在天然气限价方面,无论是对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限价还是对用于发电的天然气限价,各国依然分歧严重,未能达成一致。(a3)美国仍在积极推动俄油价格上限计划。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建议将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设定在每桶60美元左右。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超过90美元/桶,而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成交价格为75美元/桶。但10月14日周五耶伦否认了有关七国集团(G7)正在考虑对俄罗斯石油实行每桶60美元价格上限的猜测,并强调尚未就确切的限价水平做出任何决定。(a4)美国和欧盟的柴油价格出现数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据报道,本周稍早,欧洲基准柴油价格接近每桶180美元,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柴油价格超过190美元,纽约港柴油价格则接近170美元。(a5)在10月4日OPEC+宣布减产之后,拜登政府要求OPEC+将减产推迟至中期选举之后。对此,沙特外交部13日发表声明,强调“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而OPEC在月度报告中下调了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这是自4月以来的第四次下调,同时还削减了明年的预估。OPEC预计,2022年的石油需求将增加264万桶/日或2.7%,比之前的预测减少46万桶/日。明年需求将增加234万桶/日,比之前预测的少36万桶/日。OPEC仍然预计2023年的需求将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a6)抗议示威游行在欧洲多国蔓延,示威者大喊“要温饱、要取暖”,“我要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反对对俄制裁的呼声渐高,但目前并不会影响大的政治博弈主导方向。(b)电力方面:欧盟将在两周内提出控制电价的方案,加速能源转型。(C)粮食方面:阿根廷小麦接近收获期,但其正考虑限制小麦出口。在当下全球粮食供应仍处于困境之际,这无疑将令全球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阿根廷是全球排名前七的小麦供应国,其最大的客户是邻国巴西。此前,阿根廷对2022-2023年的小麦出口配额为1000万吨。总体而言,因为俄乌冲突地缘政治、自然因素等多重影响,能源与粮食价格依然存在较大变数。(a)10月13日周四,德国联邦统计局宣布德国9月通胀水平升幅高达10.0%;而按照欧盟统一标准来看,其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了10.9%。在取消了9欧元全国性交通优惠票价和燃油税抵扣政策之后,德国的通胀水平已经创下了1951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8月时,德国通货膨胀率为7.9%。联邦统计局局长Georg Thiel表示,9月通胀率高涨的原因仍是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但其它商品的价格上涨也更加明显,尤其是食品。(b1)美国本周公布的9月生产物价指数 (PPI) ,升幅高于预期。具体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最终需求生产物价指数 (PPI)按月上升0.4%,市场预期上升0.2%,8月为下降0.1%; 按年上升8.5%,市场预期上升8.4%。期内,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最终需求PPI按月上升0.3%,符合预期,8月上升0.4%; 按年上升7.2%,市场预期上升7.3%。扣除食品、能源和贸易的最终需求PPI 按月上升0.4%,按年上涨5.6%。(b2)周四(10月13日)美股盘前,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升0.4%,高于8月的0.1%和市场预期的0.2%。这使得该数据同比涨幅达到8.2%,较8月仅下跌了0.1个百分点,强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8.1%,并连续第七个月位于8%上方,这个读数比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高了四倍还要多。(c)英国9月失业率3.9%,持平前值;失业金申请人数增2.55万人(前值0.63万人),为2021年2月以来最大增幅。(d)据媒体报道,知名投行瑞士信贷正准备出售其瑞士国内的部分业务,旨在填补约45亿瑞士法郎(约321.9亿人民币)的资金缺口。(a)欧美经济政策主导者接连发声要抗通胀,继续各种鹰派发言。美联储9月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同意他们需要将利率提高到一个更具限制性的水平,然后在那里维持一段时间,以实现其降低通胀的目标。多位决策者“强调有必要在需要时一直保持限制性立场,其中几位与会委员强调,历史经验表明,过早结束旨在降低通胀的紧缩货币政策周期是危险的”。当地时间10月12日周三,新晋鹰王-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表示,只要不出现极端的状况,美联储不会很轻易地结束货币紧缩政策。(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2日周三表态支持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并认为它现在甚至不应该考虑调整其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因为此举可能被解读成货币政策收紧的第一步。(5)美债表现:9月19日,10Y美债利率自2011年以来首次在盘中突破了3.5%关口,之后一路走高,接连突破3.7%、3.8%关口,并在10月14日报收本轮高点4%的心路关口,上次来到这个水平是在2010年4月,12年的新高。截止当天,相比9月30日上行17BP。2Y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6BP,收至4.48%;10Y-2Y国债收益率继续倒挂中,本周五10月14日倒挂有所走阔至-48BP(9月30日为-39BP)。海外方面,维持之前观点,地缘政治方面,俄乌冲突暂时无解且升级可能性在加大,欧洲通胀高企、能源、粮食、电力等核心问题,短期内没有有效解决方案,叠加欧洲很快到来的冬季,都是外部的重大不确定性所在。之前一段时间,美国债券市场在交易通胀和交易衰退中摇摆。上周美债继续以交易通胀为主,美债收益率大幅反弹,10年期收益率重回4.0%以上;10Y-2Y收益率倒挂有所走阔,创22多年来的新高。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为强劲,欧央行和美联储政策及官员喊话依然较为“鹰派”,10年美债收益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反弹后,离下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仍有一个月左右,市场如何交易引发关注。当然,美债市场对国内利率债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也相对有限。(a)本周最大的政策事件是党的二十大在10月16日周日顺利召开。此次会议将在政策方向上对未来若干年市场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应密切关注会议精神。(b)央行行长易纲和财政部部长刘昆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易纲在发言中介绍中国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立场,表示中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央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同时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刘昆指出,G20各方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防止一些国家政策调整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a)10月12日晚,央行发布金融数据,总体超预期。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前值2.34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2.47万亿(前值1.25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6%(前值10.5%),M2同比增长12.1%(前值12.2%),M1同比增长6.4%(前值6.1%)。(b)9月通胀略不及预期,国内价格压力可控。CPI方面:中国9月CPI同比增速继续上升(由8月的2.5%升至2.8%),处于一年来最高水平,但低于市场预期的3%;核心CPI同比增速则继续回落(由8月的0.8%降至0.6%),说明除猪肉和能源之外的商品价格相对平稳。环比来看,CPI环比上涨0.3%(由8月的-0.1%升至0.3%),符合季节性;核心CPI环比为0.0%,低于历史同期水平。(c)9月通胀略不及预期,国内价格压力可控。PPI方面:9月份PPI同比增速继续下滑(由8月的2.3%降至0.9%),环比降幅明显收窄(由8月的-1.2%升至0.1%),显示出上游价格压力下降,但降幅趋缓,步入通缩的风险并不大。生产资料同比增速继续下滑(由8月的2.4%降至0.6%),而生活资料同比增速有所抬升(由8月的1.6%升至1.8%),与CPI走势吻合。(d)商务部公布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9,375.6亿元,同比增长20.4%,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5.2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29.5%,1,210.8亿元。8月当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37.9亿元,同比增长17.6%。(3)资金面方面,跨季和长假因素影响结束,尽管央行资金净回笼金额巨大,但资金市场依然相对宽裕,资金利率明显回落。(a)宏观政策方面。监管部门要求,六家大行年内需要新增房地产融资至少1,000亿元,总计新增不低于6,000亿元。需要注意到,本周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通知,其中提及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研究分析认为,如果严控城投和国企购地虚增土地出让,可能导致地方土地市场成交总量进一步下探,对新房供应量缩减有一定影响。(b)各地政府在继续行动。继国庆节期间济宁落地央行、银保监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后,陆续有多地跟进下调首套房贷利率。周内符合条件的多个城市(如天津、石家庄等)已调降首套房贷利率下限20-30BP左右,后续或有更多城市推出宽松举措。另外,还有一个最引人关注的方面是政府回购。目前已有包括苏州、济南、湖州在内的多地区,出台了回购当地商品房新政。例如苏州方面,近期一份苏州市政府部门拟“定向回购部分新房项目”的专家会议纪要广为流传,其中提到“苏州拟对6个区及4个县市共10个板块回购约1万套新房”,但随后苏州市住建部及相关部门表示不知情。得益于政府回购,9月份苏州楼市成交数据实现同环比大幅增长,但后续效果需要观察。此外,贵州市政府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商品房团购,稳楼市举措频出。(c)数据方面,较弱:(c1)9月30日-10月6日期间,30城销售表现偏弱,环比9月末周下降68%左右,多城同比下滑50-60%;(c2)10月7日-10月13日期间,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64%,一、二线涨幅较高,但30城整体单周销售规模明显不及节前两周,同比而言,多城较去年假期后一周普遍下滑30-50%。(5)疫情方面,国内外疫情均有反复,国内防疫政策精神不变。(a)当地时间10月12日周三,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汉斯·克鲁格和欧洲疾控中心主任安德里亚·阿蒙联合发布声明称:“新冠大流行仍未结束。”“欧洲的新冠感染人数再次出现飙升,这表明新一轮疫情潮已经开始了。”官方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日的一周,欧洲报告的确诊病例就超过了150万例,欧洲区域的新冠感染病例比前一周增加了8%。美国政府10月13日周四,宣布将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延长90天。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10月14日周五公布的数据,尽管奥密克戎BA.5变异株在美国仍占主导,但新型变异株的占比正在稳步上升并削弱BA.5的主导地位。(b)国家层面密集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人民日报(人民网)连续发文强调坚持“‘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答疑当前防疫政策;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并强调“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本周,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反弹。新疆疫情出现反复,但总体可控,内蒙古疫情形势明显好转,病例数显著下降,四川、甘肃、山西等地疫情逐步控制,宁夏、西藏疫情稳定向好,北京等其他部分省份疫情多点散发。(6)汇率方面,人民币兑美元一度破7.2心理点位,上周央行在稳汇率方面动作频出,汇率有所稳定。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尽管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幅达到约13%,但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升值约5.2%、1.2%与11.3%,是当前全球少数强势货币之一。最近,截至10月14日17时,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47.74附近,创下过去32年以来最低值。同时,韩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433.35附近,距离历史低点1445.73并不遥远。相比而言,人民币汇率则显得相对坚挺。尽管10月13日晚美国高企的通胀数据一度令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跌至7.2229,但截至10月14日17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7.1965附近,收复大部分隔夜跌幅。整体来看,近期汇率围绕7.1-7.2附近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回到7以内有较大难度。短期内维稳汇率可能需要直接干预、消耗外储才能做到;中长期则需要稳住经济基本面。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需要密切关注。(7)国债收益率方面,目前,10年期国债估值处于低位,分位数为6.0%(前值为11.4%),相比之下,美国10年期国债估值仍然处于较高位置,分位数为100.0%(前值为99.5%)。本周中美利差继续扩大,截至10月14日周五为-130.23 BP,而节前一周周五为-106.99 BP,倒挂幅度创出2006年12月以来的16年最大,但两国货币政策仍处相反轨道中,国内债市“以我为主”延续独立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