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实现财富自由,你需要……

爱分享的 2023-01-09 20:34


查理·芒格是美国知名的投资家,他与黄金搭档巴菲特共同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以年均20%的复合收益率创造了投资界的神话。

 

除了傲人的投资战绩,他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洞察人心的“普世智慧”,相比于成为举世瞩目的投资家,他更是一名哲学家,因为投资与人性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读读他关于投资与处事的人生哲学,探究一下如何才能利用投资获得财富的稳步增值。




想要成为像查理·芒格那样财富自由的人,我们总结了三点供大家参考。


01

要充分挖掘阅读的价值。



查理·芒格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这一生当中,未曾见过不读书就智慧满满的人。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和他一样。我的孩子们打趣我说,我就是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言语之间,足见芒格对于阅读的重视。他相信一个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帮助另一个人知道更多,而阅读就是最好的能够帮助他学习到前人知识的方式。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学习到别人失败的经验,而不必自己承受痛苦。


失败的经历是惨痛的,我们见过太多失败后一蹶不振的例子,所以阅读或许是最舒服地快速掌握别人失败案例的方式,不仅能以旁观者的角度学到更多,也能帮自己厘清思路,避免重蹈覆辙。有时,我们并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选择,但可以通过去掉错误答案的方式,提高决策的正确率。


二、前人树下好乘凉,投资中的“拿来主义”。


投资的关键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应用。通过阅读学习到的成功案例,也需要大胆地付诸实践。比如,格雷厄姆所推崇的价值投资理念的正确性已经被前人证实,此时我们直接拿来用即可,如果想要创造新的理论,等自己身价过亿后再创造也不迟。


所以,这就像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的区别。科学家的工作就是研究新的技术,开拓新的领域,需要孜孜不倦地创新;而工程师则需要在现有的理论技术中,找到最贴切的那个,并通过实践完成产品,满足现实需求即可,讲解经济效率。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希望各位能成为一名工程师




02

保持理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博览群书、用知识武装自己,并通过实践获得一些投资经验后,如何控制自己情绪便成了最大的难点。


早在200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会上,芒格就说过“保持客观和冷静,这种理念永远不会过时。”


有一次采访令芒格印象深刻,他回忆说,在一次宴会上,坐在他旁边的一个人问他:“请告诉我,您的巨大成功应该归功于您的哪一项素质?”芒格回答说:“我是理性的,这就是答案。我很理性。”


芒格认为,理性是心理和情绪失误最好的解药,而理性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则是成功投资者最重要的素质


做投资的确需要平和的内心,这样才能在面对股市剧烈波动的时候,依然处变不惊,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听到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比如80%的收益可能都来自于20%的时间,剔除涨幅最大的前10个交易日,你的收益率会大打折扣等等……保持理性和耐心,才能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出现追涨杀跌的非理性行为。



03

化繁为简,别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太空计划开展初期阶段,发现圆珠笔在零重力环境下无法写字。


于是,便找了一群科学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发出一种笔,不仅能在零重力环境下写字,而且几乎在任何表面、极低的温度下,都能书写出来。


而俄罗斯人只用铅笔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时我们都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这样往往忽略了最简单的方法。


人生短暂,时光匆匆,应该将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最优秀的人和最有意义的事物上。


“让问题简单化。”这便是芒格的投资原则之一。


化繁为简的第一步就是摒弃那些无关紧要的市场噪音。


在给股东的一封联名信中,芒格和巴菲特曾经写道:“简单化是一种可以让我们提升业绩的方法。” 


芒格认为,在决策和投资的过程中专注寻找易者,避免难者,并且努力去除一切旁枝末节,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更好的决策。重要的是关心公司的经营现状和盈利模式,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消息都可以不予理会。


化繁为简的第二步就是掌握“普世智慧”。


生活中人们往往希望获得一个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公式或方法,但现实是这种公式根本就不存在。世界上大部分问题都是复杂的,寻求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法无疑是徒劳。所以芒格强调,人们应该掌握“普世智慧”,而它是由多个学科里常用的几种思维模型组成的,以帮助自己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这也就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提到的通识教育,有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人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在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就投资而言,芒格建议那些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企业经营与盈利逻辑的人,做一个被动投资者,买入指数基金。这样不仅能让投资变得更简单,也可以让人把剩余的精力用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上。


当然了,如果一个人的确热爱投资,也乐于钻研企业的经营策略与盈利能力,那么恭喜你!你还是可以成为一个被动投资者。


只有对投资有兴趣,同时也有时间和精力投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能严格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性的判断,那么你才应该选择成为一个主动投资者。




最后,还想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对于投资的看法。


我们更乐意把投资当作兴趣,而不是一份职业。职业终有尽头,总会有退休的那天,而兴趣却可以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去培养。这或许就是99岁的芒格依然热爱投资,并乐此不疲的原因。


就拿芒格深爱的Daily Journal为例,这是除了伯克希尔以外,芒格自1977年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的公司(直到2022年3月才卸任)。如果投资是一份职业,那么这家报业公司在纸媒行业每况愈下之际,肯定不是芒格的最优选择。


但这家公司主要刊登的是法律及房地产相关的信息,这与芒格的过往经历有着很深的羁绊。芒格是法律专业背景出身,从业期间涉及过很多地产项目,这家报社便寄托了芒格之前的梦想。


尽管上世纪90年代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纸媒行业受到重创,公司收入大幅减低,但账上仍保留大量的现金流,公司管理层凭借出色的投资能力,在主营业务走下坡路时,为股东创造了额外的回报。或许保持热爱,才能见证更美好的未来。



关于投资的魅力,我们也总结了两点,与大家共勉。


1.投资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一笔成功的投资所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不言而喻。从何时开始投资都可以,因为市场具有周期性,无需为错过的机会遗憾,你完全有可能抓住下一个时代机遇。


2.你不需要全力以赴,投资永远有“放弃”这个选项。


芒格和巴菲特把所有的公司分为三类,分别是:进入、退出和太难。他们认为能够完全看懂、看透的公司不超过5%,剩下的就会归为“太难”。


若用棒球来类比投资,芒格和巴菲特认为,作为投资者,不需要每一球都挥棒。“通过坚持不犯傻,而非尽全力做出非常聪明的举动,我们获得了极其可观的长期优势。”俗话说得好,“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这句话必定很有道理。


这就好比,如果你是一个医生,十个人你救了八个,你仍会心存愧疚;如果你是一个警察,十个案件你破获了八个,你仍会愁眉不展;如果你是一个投资人,十个项目你投对了两个,恭喜你,你就已经成功了。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关于查理·芒格投资理念的论述是本公司投资者服务和投资者教育事项,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投资的建议或意见,投资人不得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不必然作为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不构成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承诺或保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相关法律文件,了解基金投资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风险相匹配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示投资者的“买者自负”原则,在作出投资决策后,与基金投资有关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巨额赎回风险等,上述风险可能导致投资人本金发生亏损。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