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自2022年11月提出后,成为资本市场探索的重要议题。近期,中字头蓝筹股走强,“中字头”企业股价表现为何亮眼?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开启,央企国企领域将迎来哪些投资机遇?
中字头股票配置价值凸显
1
首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提升中字头股票核心竞争力。2022年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5%,高于工业企业整体的-4.0%,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字头企业基本面优势的夯实,盈利能力支撑配置价值。
2
第二,中字头股票安全边际高。截至4月11日,央企大盘指数市盈率仅为10.8倍,仍大幅低于万得全A的18.2倍。
3
第三,政策持续密集催化。随着两会政策落地、一带一路峰会召开等,中字头股票持续受到催化。
一是科技引领型央国企:“链长制”提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链主”企业将起到重要带动作用,看好具备产业链引领或重要支柱功能的制造业央国企未来表现;
二是社会责任型央国企: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与ESG投资理念不谋而合,央国企在ESG评级上表现占据优势,建议关注承担社会责任与市场化进程的央国企的未来发展。
三是响应“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在特定领域迎来价值创造与重估的方向。
具体到细分领域,建议关注:
一是创新型国企,2023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指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国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具有较强确定性。后续建议关注下一代通信网络、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的科技创新型国企。
二是有望发起专业化整合的国企。国资委相关领导也撰文提出“以市场化方式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并要求2023年在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医药健康、矿产资源、工程承包、煤电、清洁能源等领域推动专业化整合,以上领域专业化整合有进展的国企值得关注。
三是高股息属性的国企。高股息国企能够通过分红,既增厚分子端的现金流回报,又向市场传递企业价值向好的信号,进而推动估值重塑。高股息国企多集中在公用事业、能源、银行等领域,安全边际高且后续有稳增长政策及一带一路等政策催化。
把握央国企估值提升窗口期
当前,央国企估值水平整体偏低。横向对比来看,截至4月11日,中证中央企业(中证央企)和中证地方国有企业(中证地企)的最新PB分别为1.03和1.59。纵向历史来看,中证央企和中证地企PB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以来16.33%和14.32%分位水平。
多重因素共同导致央国企低估值现状。
✓
一是行业分布角度:央国企占比较高的金融、周期行业目前估值普遍偏低。目前消费、成长风格的股票目前普遍估值较高,而央国企占比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估值较低的传统行业,多为周期、金融风格,导致央国企整体估值较低。
✓
二是社会责任角度:承担社会责任带来额外的风险和费用。央国企承担国家经济运行“压舱石”的功能,需要承担额外社会责任,比如疫情期间减免房租、为房企和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等,造成额外的风险和经营费用,导致央企国企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整体估值偏低。
✓
三是组织结构角度:央国企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国有企业分工精细、各级部门众多,复杂的股权结构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出现资金归属模糊、企业决策流程冗长等问题。
归根结底而言,央国企的估值偏低在于盈利能力的偏低,因此新一轮国企改革与价值重估更加注重盈利能力与经营质量。
未来市场行情取决于
后续央国企盈利释放情况
✓
资本市场一是可以提供科创板、创业板等融资渠道,加强央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龙头牵引地位,推动央企专业化、产业化战略性重组整合,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地位的央企上市公司作用。
✓
二是为央企国企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本市场工具,特别是公募REITs、科创债等资本市场新产品,盘活存量,提升央国企核心竞争力。
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公募机构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其中。对公募机构而言,一是积极参与设立央国企主题产品,从不同维度反映实体央国企的投资价值,形成差异化的定位;二是从资产配置角度上,引导投资者关注响应国家重点战略、估值性价比高的央国企方向。
央国企盈利能力与公司治理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盈利能力的改善是后续估值天花板进一步打开的必要条件。在当前市场阶段,不少央国企涨幅明显,未来市场行情的进一步演绎取决于后续央国企盈利释放的情况。
1
一是要通过改革优化经营效率;
2
二是充分利用资金资源优势提升投资回报率;
3
三是提升现金流的净利润转化率。后续随着国企价值重估细则的设立、以及央国企公司质地的真实好转,下一阶段能够释放利润的行业公司估值提升的空间更大,并能够带来持续性行情。因此后续值得重点跟踪观察央国企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的提升情况。
兼并重组将是央国企下一阶段投资过程中的重要催化。国资委明确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大要点之首即使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发挥国有企业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成为战略产业链“链长”。这意味着本轮央国企投资过程中,兼并重组将是重要催化因素。
央企创新指数的行业板块构成极具特色,以新能源、芯片、国防军工等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为核心,同时又涵盖了基建(包括传统基建与新基建、资源品)等行业。指数重点聚焦于具有高科技创新属性的上市公司,保证了指数的活力和成长性。
风险提示:
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详情及购买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网站查询-博时基金-基金产品,博时基金相关业务资质介绍网址为:http://www.bosera.com/column/index.do?classid=00020002000200010007。
2023-04-12 20: 29
2023-04-12 20: 29
2023-04-12 20: 29
2023-04-12 20: 28
2023-04-12 20: 27
2023-04-12 20: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