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慢采访了且慢的投资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有过哪些后悔的操作。
我觉得啊?需要说实话嘛?虽然我这个“老韭菜”2004年就买开始买基金了,但说实话的话,我想我这一代“85前”每个人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早点买房”吧?
我是2006年本科毕业开始工作的,第一份工作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记得当时税前工资5000,不算加班费每个月到手3850元,在那个年代的应届生里边算是“小康”水平,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这人从小就是“欧也妮葛朗台”,还没结婚的时候每个月花销1000不到,能剩下接近3000元,然后和女朋友(现任老婆)每个月钱攒下来就被拿去投基金了。
因为从小赚钱欲望挺强的,各种投资上“投机倒把”有机会赚无风险收益的活儿我都会干一些,比如2006年年底我中了个新股,发现A股打新真的好赚钱,但是当时是“市值优先”的打新方法,刚开始工作的我显然积累是不够的,所以在2007年年初开始忽悠老妈、舅舅舅妈、准丈人把钱一起交给我管,来个“组团打新”。
结果效果还不错,2007年所有人都在追求炒股收益的时候,那年打新在完全没有回撤的情况下拿了20%多的收益,2006年年底买了10万块基金到2007年年底也赚了20万。
但当时是“鲜嫩韭菜”,对于回撤,对于市场牛熊转换完全没有概念,到了2008年20万盈利擦去了一大半。所以,06-08年那轮牛熊转换给我最大的教训就是在牛市的顶峰期间,一定要把一部分盈利兑现成资产,买房或者买车,甚至买包也比高点持有不动要好。
2008年年底,国家启动“四万亿”投资计划,并进行大幅降息降低首付刺激楼市,被熊市折腾了一年的我,完全没看明白“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的道理,当时正筹备着结婚,把所剩不多的积蓄都用来装修和筹备婚礼了,完全踏空了09年的楼市牛市。
好在2009年年末我加入证券基金行业之后,认知水平得到了持续的提高,到了2015年牛市再度来临期间,在2015年二季度我已经能够很显著的闻到“股市泡沫”的味道,并在2015年4月底出手买了现在的房子,把在股市基金的盈利及时兑现成了资产,躲过了后来股灾的下跌。
投资这些年来,经历过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有过翻倍的高光,也有过脚踝斩的低谷,更有过参与的一只港股从盈利250%到亏损70%的经历,但看到这个问题,我还是擦着眼泪倔强地说:此生无悔入股市...
刚入市时本金少,错误的投资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跌幅,但实际亏损金额却不足现在一两天的波动,所以也就当做升级打怪的过程,没有后悔过;
现在本金大了,22年亏了好几年的工资,但得益于相对靠谱的理念和方法加持,整体亏损幅度远小于市场,也没啥好后悔的。
想来想去,要说后悔,反而可能是过早地花太多精力在投资上(or投机),并且在没有人带领的情况下被错误的理念荼毒,以至于大好的时光浪费在了做着布朗运动的股价上。
也许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上,我不会那么早接触投资,或者一开始就走上正确的大道,那可能我会发展一两门兴趣爱好,那样在相亲时别人问起时,也就不会只能回答——“搞钱”这么庸俗的事情了...
很多人对网红经济学家李大霄颇有微词,这里暂且抛开他经常在网上预测短期市场不谈,大宵老师这几年参加线下演讲时,结尾总会给到一段“鸡汤”,我一直都还蛮喜欢的:
市场像个放大器,它会放大你的弱点和缺点,没有人能边过着一团糟的生活边靠投资稳定赚大钱;投资赚钱也不是目的,通过理性投资实现更好生活才是。
在港股打新很火爆的时候,受到赚钱的诱惑,我也加入了打新一族。
当时,A股打新有政策红利,绝大多数新股的发行价,低于公司的实际价值,打新基本上都是稳赚的。但港股不一样,港股市场相对成熟,打新是一个概率游戏,可能会赚也可能会亏。
这就很考验投资者能力了,既需要学习港股市场的相关知识、新股的分析技巧等,还要有良好的投资心态,在新股破发时及时止损,并调整自己的策略。
另外,和A股打新0成本不同,大部分港股券商都会收取申购费,而且是无论中不中签都会收取。我当时打新的账户,现金账户申购费在50港币/次,如果是融资账户,打新成本在150港币/次。
我当时在简单了解了基本交易规则后,便摩拳擦掌开始了打新之旅。为了提高中签率,我在多个账户进行操作,交易成本就这样上去了。
其次,我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不懂就打,正确的打新姿势应该和投资一样,做好标的分析。
而我当时简单看了几个公众号推荐的所谓“大肉签”就打,没有认真看招股书。其实,能不能赚钱,很多内容都在招股书里了,比如新股发行数量、发行价是不是上限定价(上限定价的话,散户的盈利空间并不大)、保荐人信息、是否有绿鞋机制、公司主营业务、商业模式、运营数据、财报信息、竞争优势、风险因素等。
“不懂还做”造成的另一个后果是:当时除了港股以外,我还有参与美股打新,中过某热门新股, 然而该股首日直接跌破近20%,因为不甘心在亏那么多的情况下离场,在没有仔细研究的情况下,就一直拿着了。结局是在亏损60%时,断骨离场。截止到今年6月20日,该股依旧破发近80%。
这次打新之旅我的账户总共亏损超过50%,至今仍然在回本的路上。
想想我们平时买个几千元的电子产品,还要查参数、问口碑、货比三家。但到了证券市场,仅凭销售人员的推荐、公众号的标题文、或道听途说的所谓“小道消息”,就敢下投资决策,这样不亏钱才是幸运的。
经此一课,我对不懂不做也算有了血淋淋的深刻认知。在我看来,投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懂不做”。
2023-06-21 20: 38
2023-07-08 20: 00
2023-07-10 20: 33
2023-07-13 20: 00
2023-06-29 17: 05
2023-07-10 1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