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韩冬燕,证券从业经历近20年,投资管理经验7年,始终勤耕不辍、精业笃行。采访时,她言谈之中充满了历经资本市场风雨洗礼的淡定和从容,更带着长期深层思考的睿智和理性。
熟悉韩冬燕的人评价她:博览群书,处事冷静平和,有大格局。她也直言,投资实践是艰难的能力和智慧挑战,长期的成功需要基金经理与时俱进、持续成长,看长看大、做时代同频共振者,向下扎根、做产业先锋同行者,深入其中,又出乎其外。
韩冬燕就是这样努力持续成长的理性投资者。从风格来看,她始终践行价值投资,但同时也在不断突破传统价值理念,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她善于兼顾价值与成长,寻找“长期空间大,公司质地好、成长快、估值不贵”的优质标的,并基于专业的团队力量,开放的独立决策,自省和修正的知行互促,逆取、证加、顺守和溢卖多维度的比较,做出更优选择。
业绩往往是实力最直接的证明。截至2023年3月31日,以韩冬燕在管的诺安中小盘精选为例,其任职期间总回报达到85.7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4.96%。而其另一只在管基金诺安行业轮动,截至2023年3月31日近五年净值增长率为95.2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5.53%,同期沪深300回报仅3.91%。
谈及后市,韩冬燕在细致分析目前复杂多变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后,认为2023年经济和市场都将是恢复性增长的一年,对证券市场而言,在较为悲观的市场情绪影响后,市场总体估值处于低位,随着经济的向上修复和结构优化,是可以积极寻找生生不息的力量和结构性机会的一年。
“我相对看好科技创新及产业应用、国内国际双循环、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等带来的机遇。”韩冬燕更是表示,未来会将持续优化投资体系,让自己在短期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稳步致远,为投资者创造持续可观的回报。
久经沙场持续精进
与时代共振 与产业同行
韩冬燕一头温婉的中长发,显得干练飒爽。从她的简历来看,曾职于华夏基金,先后从事于基金清算、行业研究工作。2010年1月加入诺安基金,从事行业研究工作,现任诺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
正如常常有人谈及,投资是一场修行,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而心态也决定了投资胜败。在近20年证券从业及7年投资管理经验中,无论是“修业”及“修身”,韩冬燕始终保持勇于坚持、善于改变的状态。
因此,在谈及自己投资思路之前,韩冬燕最先说起投资心态。她将心态分为乐观、保守、摇摆和客观四类。相对来说,心态乐观、保守都各有优劣,但摇摆心态则会沉浮于短期的变化莫测中难有结果,表现出追涨杀跌、不成体系。
“我之前心态上有些偏保守,后来逐渐转向客观、理性,这也是基金经理必须具备的心态。”在韩冬燕看来,投资实践是一场艰难的能力和智慧挑战,也是心性的反应,需要基金经理保持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结构的、过程的,根子上“客观的”,与时俱进、持续成长,看长看大、做时代同频共振者,向下扎根、做产业先锋同行者,深入其中,又出乎其外。
“投资的核心是预判,但投资能否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应对’,预判正确本身就很难,从正确的预判到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必须牢记基本面的变化会复杂演绎、投资者预期时刻变化并会过度反应,排除短期扰动,勇于坚持,善于改变。”韩冬燕细致解读客观心态。
韩冬燕比较认同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强调的投资原则——“适用于无经验的证券购买者的原则:无论条件怎样,都不要把钱投资在不良的企业上;适用于证券分析家的原则:几乎每一种证券,都会在某些价位上显得很便宜,在另一些价位上显得过于昂贵。”
因此,贯穿韩冬燕策略体系之上的投资认知,在投资实践中不断优化的有两大支柱:“提升专业和能力判断公司质地,提升智慧和心性选择股票价格”。
在具体投资目标上,韩冬燕努力在避免永久性损失风险的基础上,获取长期更优秀的回报。对于前者,她既会努力避免永久性损失风险,也不惧波动,警惕不涨或涨得太少的风险。不激进、坚持动态权衡,不极端、坚持适度,不盲目、坚持以基本面为核心的高标准。
而对于后者——获取长期更优秀的回报,韩冬燕在仓位控制、结构配置、精选个股上做文章。“仓位控制是宏观预判、结构比较和个股选择互相验证的结果;结构配置上,从中长期产业结构变迁趋势、产业发展空间、景气度、估值兑现程度等角度选择;持续精选个股,基于比较的好行业、好公司和好价格,在结构和个股的迭代过程中,努力从机会成本角度做更多的风险收益比较和权衡分析。”
“逆取、证加、顺守、溢卖”的执行思路
在投资上,韩冬燕是价值投资的践行者,并不断突破传统价值理念,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她善于兼顾价值与成长,寻找“长期空间大,公司质地好、成长快、估值不贵”的优质标的,并基于专业的团队力量,开放的独立决策,自省和修正的知行互促,逆取、证加、顺守和溢卖多维度的比较,做出更优选择。
“逆取、证加、顺守、溢卖”是韩冬燕投资上的重要执行系统,是她投资上的鲜明特色。
据韩冬燕解释,所谓“逆取”,是希望能在行业配置大框架之下,在底部时积极挖掘定性变化、对定量变化保持期待,但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避免过早前瞻性的错误、陷入价值陷阱,在基本面的复杂演绎过程中需要跟踪和验证。而“证加”的过程,是因为逆取和均衡是为了保持敏锐,敏锐有了深度和证实要趋于更好地集中。之后是“顺守”,是从中长期产业结构变迁趋势、产业发展空间、景气度、估值兑现程度等多角度权衡把握,避免卖的过早;“溢卖”则是高位时对定性变化保持跟踪、对定量变化进行质疑,更要“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对于这个执行体系,韩冬燕认为其背后是研究能力提升和投资智慧修行,直言“永远在路上”。
实际上,韩冬燕管理的诺安中小盘精选布局通讯板块就是她投资逻辑和执行体系的较好体现,而这也为她带来了良好的业绩回报。在“逆取”阶段,也就是早在2017年某通讯公司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就开始关注通讯行业。彼时这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上的探索,是她关注到的比较早期的积极定性变化,她当时还系统地比较了中国运营商和美国运营商的业务发展、盈利能力和在资本市场中的估值水平。
从而得出结论:中国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发展在5G时代要比美国运营商更具有创新优势和竞争力,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估值较低,积极变化正在出现,长期发展可以期待,过程之中需要跟踪和验证。
在“证加”阶段,韩冬燕表示,时代在变化,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二是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而运营商几乎掌握了90%以上的移动端用户资源、在个人用户端方面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还拥有着中国最多的网络基础设施资源,在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也是优势明显,这些资源和布局优势使得运营商在扩展商业模式、开拓面向政企的创新业务空间上有着坚实基础。
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近年来,运营商正在加速转型升级,努力从传统运营商加速向数字科技领军企业转变,在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不断努力增强盈利能力。尤其是,2022年以来三家运营商陆续披露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呈现出“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新兴业务收入增势突出”的定量验证,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和大安全等创新业务方面“增长加速”,而正是基于“增长加速”的定量验证,越来越多投资者有了“价值重估”的信心。
“因此,我们对运营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得到了更多的定性和定量验证,在投资机会判断上,从某个移动运营商的单一个股机会,拓展到了包含三家运营商在内的行业性整体投资机会。”韩冬燕表示。
实际上,这两三年韩冬燕还在扩展自己的能力圈。“我过往几年投资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风险的认识更加辩证,从单纯强调下行的风险变为下行风险和上行风险都要考虑,要去避免涨的太少或太慢的风险,在框架上做了优化。二是更优化了均衡和集中的关系,不是为了均衡而均衡,是为了保持敏锐度,更加有效的集中。第三、能力圈是要持续拓展的,这不仅需要基金经理自己持续的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另一方面需要体系赋能,平台给基金经理赋能。”
敬畏心、相续心和光明心
投资这场修行,耐心、毅力、自律缺一不可,韩冬燕更是直言,这是一场持续成长的智慧修行。
在韩冬燕看来,经常长期持续领先是极其艰难的。正如公司以往的盈利增长不能预测未来盈利,基金过去的表现也不能预测其将来的业绩。基金经理也会受随机事件的影响,甚至一段时间里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在接下来的时间将无用武之地。
“阶段性的、快速的成功不难出现,这个阶段性成功背后可能不是实力,而是偶然、概率或者运气,很多人往往把阶段性的成功当成持续的成功,归结成能力,一念成魔。”韩冬燕表示,要想长期胜出的要素——是“令人持续成长的智慧修行”。
对令人持续成长的智慧修行,韩冬燕提出四大方面:第一、持续提升认知,认知自己、认知投资、认知世界。第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证检验方法,坚持自律,开放自信,不断的检验修正计划。第三、持续学习比较,深刻理解如何做的更好。第四、通过开放的分享、集中的讨论,持续积累的方式,为公司创造平台价值,为个人创造团队价值。
“作为基金经理,我们要感谢持有人将投资这一任务托付给我们,让我们能有机会践行‘更好的人’和‘更好的投资人’的结合,韩冬燕更是表示,认真做好投资,保持敬畏心,相续心和光明心。
在韩冬燕看来,投资上要有敬畏心,实际是对法规和规律的敬畏,在此基础上做好相续心——更多是在日常中做到持续的成长。对于光明心,她谈及,“心学”王阳明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她总结“光明心”为一个原点——是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如孔子曾说过,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也从投资角度给基金经理提出要求。
在韩冬燕看来,相信一个人,需要经过许多岁月,费些周折;相信一位投资人,更应如是,“尽量长的业绩记录”是一位基金经理能获得信任的前提条件,“尽量好的长期年化回报”是一位基金经理能获得信任的必要条件。
此外,目前也存在不少对基金经理以及基金行业的误解,韩冬燕尤其谈及基金经理的社会责任。她直言其如磐初心:金融和实体行业相结合,真正服务于老百姓,做人民的基金经理。
2023年是积极寻找生生不息的力量
结构性机会的一年
韩冬燕每一次思考问题都想的很深、很远、很细致。谈及对市场看法之前,她首先去研判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放在长期角度去理解、认知、解读。
究竟过去推动中国经济近三十年快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韩冬燕分析,一是有利的人口动态,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增加、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地区移动、劳动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等利好;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三是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和中国科技应用的发展,以及享受到了全球自由贸易制度的好处。
然而,过去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在过去5年正发生变化。韩冬燕总结,中国正处于全球化出现系统性跌宕的历史性变革下,过去几年间,逆全球化色彩浓厚,然而近来,各国间合作共赢的大势不可逆转,市场化的国际分工正良序演进。我们面临人口变迁、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但新能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层出不穷,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中也蕴含着新机遇。
韩冬燕表示,复杂多变的各种因素之下,目前中国正在采取积极手段去应对人口变化、积极去避免泡沫和金融危机、恰当地去应对经济摩擦,并在实现与本国经济规模相符的货币国际化,这是中国向稳定增长过度的先决条件和动态呈现。
韩冬燕分析,2022年,中国经历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严格的疫情与房地产政策,及地缘政治风险频发等情况,经济和市场都经历了诸多挑战,但在疫情防控政策于2022年底全面放开后,在多地出台稳住房地产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后,预计2023年的宏观经济,将逐步回到良性的发展。
她认为,中国宏观经济仍处于有序推动由快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环境之下,走在向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过渡的路上。2023年更多面临的是一个更积极、开放的环境,是经济和市场都将恢复性增长的一年。
对证券市场而言,市场总体估值仍处低位,随着经济的向上修复和结构优化,是可以积极寻找生生不息的力量和结构性机会的一年。2023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主要在外部,例如美国通胀和美联储政策调整的影响、地域政治格局及其演变都有待进一步跟踪观察。
从消费走向科技
在这样历史性变革和时代变化中,究竟哪些领域更值得布局?韩冬燕相对看好科技创新及产业应用、国内国际双循环、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等带来的机遇。
韩冬燕首先指出,正如前所说,全球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新能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层出不穷,众多机会值得期待和把握。投资上所要做的是与时代脉搏共振,与产业先锋同行,积极关注以上方向科技创新及应用带来的投资机会。
第二、面对目前全球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格局,中国采取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这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基础,而从市场角度,消费产品创新持续拓展市场空间。
第三、在科技创新自主可控方面,这是新举国体制,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包括鼓励增加制造业研发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大新领域新赛道的投入;特别是在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大发展是建设“数智中国”的规划需要,推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也是产业结构发展演变和优化的客观必然。
看准这一系列的历史机遇,韩冬燕将从长期成长行业的中短期基本面变化、增速中枢变化、资金持仓变化、估值变化等角度综合权衡比较进行行业配置。
从她所管理的诺安中小盘精选的配置方向和思路就可以看出来,从2022年4季度起,该基金从结构总体偏均衡转变为加大科技产业链的配置比例。她也在季报中写道,2023年1季度,在权衡中长期和短期后,在科技、消费和新能源等代表未来的行业方向上进行了相关配置,在科技大方向中对通信运营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物联等相关细分领域进行了重点配置。
“从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和市场来看,是信心上升,行动迟疑;预期改善,但不巩固;结构化特征明显,科技先行。”韩冬燕表示,而展望后市,她也认为,经济复苏存在不断渗透和传递的过程,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市场的预期会持续修正,预期修正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市场机会将从科技先行,经历震荡调整,到更加平衡。
她的投资策略是,结构上科技产业链配置比例仍相对较高,但相对一季度有所降低,除科技方向外,后续加仓方向会重点关注能反映经济复苏和结构优化的消费和先进制造业方向,主要方向包括消费制造中的轻工、OTC医药和汽车,新能源制造的风光能和新材料。
对于市场关注度颇高的chatGPT,韩冬燕表示,根据科技创新的演变,她一般会将科技分为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四个阶段,chatGPT可归类为智能化这个阶段。今年这一主题的出现,代表着智能化的一个创新,实际上它是超预期的,“往大了讲,它甚至关乎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否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增量,让科技的未来更加乐观。”不过,她也直言,智能化目前正是处于0-1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更多商业模式及产业化应用方面的等待和观察。
2023-05-08 09: 19
2023-05-08 09: 11
2023-05-08 09: 06
2023-05-08 09: 03
2023-05-07 23: 21
2023-05-07 16: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