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宏观考量在投资过程中变得愈加重要。与此同时,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由于经济波动率下降,“自上而下”的投资分析模式优势渐显,通才型基金经理开始受到青睐。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就是一位站在更宏观、更长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的基金经理。
他将自己定位成邓普顿型逆向投资风格,并认为在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下,要获得超额收益,很多时候需要左侧布局,即“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底开始兼任基金经理以来,他凭借对宏观、政策、流动性等的深刻理解,逆势布局房地产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开局。
对于接下来的行情,他仍持偏乐观态度,未来更看好房地产、科技、通胀交易三大领域的投资机会。
逆向投资左侧布局
作为中小基金公司弯道超车的典型,中航基金近几年在公募REITs和固收领域战绩斐然,但权益投资仍属公司“三叉戟”战略中的薄弱环节。
为加强权益投资资源配置,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去年底开始兼任中航混改精选混合基金经理一职,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首次尝试投资管理岗。
谈及初衷,他认为,首席投资官不应该只是教练员,还应当是优秀的运动员,应当有带领团队冲锋陷阵的能力。“兼做基金经理,也让我更‘接地气’,直面投资一线,能够‘听得见枪炮声’。”
与多数由研究员起步渐次成长的行业专家型基金经理不同,邓海清从业经历丰富,看问题的视角更为多元,比较符合通才型基金经理的标准。
他不仅曾在地方政府、券商、公募等多部门任职,也做过策略、固收、建材行业等多领域的卖方研究,因此,对于经济、政策、地产等重要周期有着深刻的理解,国际关系和金融的复合教育背景也让他对全球流动性、地缘政治博弈等更为重视。
在日常投资过程中,邓海清没有刻意总结自己的方法论,更多是跳出市场和当下的投研框架,站在更宏观、更长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然后再回到市场时,理解也会更加通透。
但跳出市场,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他会基于国内外双视角,通过对中国经济与产业政策底层逻辑的把握,以及对经济结构变迁的理解等进行投资决策判断。
比如,在他看来,行业轮动的背后,往往对应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只有美林时钟的周期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长趋势叠加,才能够孕育较为长期的产业层面的行情。相对于某一行业的专家,这种行情从宏观经济的层面反而更容易看清楚和把握到。
邓海清认为,在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下,要获得高胜率的超额收益,很多时候需要左侧布局,即“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就像巴菲特所说“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投资要克服这种恐惧和贪婪的人性,注定是一场孤独的修行。
若给自己贴一个标签,邓海清认为,自己更像邓普顿型逆向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
在他看来,由于市场过度在意景气度投资,在产业周期初期或者底部接近拐点时,往往无人问津,进行逆向价值投资当前还有很大可施展空间,重点是要“买的便宜”。
近期,邓海清布局房地产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开局。或是对其逆向投资理念最好的诠释。
4月下旬以来,受政策利好推动,A股和港股地产板块出现大幅反弹,中信房地产指数最高涨幅接近30%,房地产一时成为市场上“最靓的仔”。
A股行情仍值得期待
看好房地产、科技、通胀交易三大方向
对于今年接下来的行情,邓海清仍偏乐观。底层逻辑源自对经济基本面、流动性、通货膨胀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从基本面看,全球PMI超预期,国内制造业、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PMI持续回暖。相对于去年三四季度,投资、净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也在好转。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革命中,中美差距逐渐缩小,中美主导下的数字经济领域进展也可能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
第二,从流动性角度看,美元指数仍是影响全球流动性的核心变量,虽然何时降息尚未明朗,但美联储紧缩、全球流动性恶化的最大压力期基本过去,港股今年的靓丽表现便是一个例证。国内无风险利率维持低位,当前国内流动性足够,缺少的只是风险偏好上行的催化。伴随经济基本面企稳,年内很有可能会看到这种催化。
第三,从通货膨胀角度看,通胀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当前核心通胀环比改善,通缩压力明显缓解。由于通胀有利于推动企业盈利改善,资本市场的向好也值得期待。
邓海清认为,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风险在外部。一是全球流动性风险。美联储长期维持高利率水平,强势美元对全球的收割尚未完成,非美元货币贬值风险依然较大。二是地缘政治风险。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地缘因素可能会对资本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展望未来,邓海清更看好房地产、科技、通胀交易三大领域的投资机会。
一方面,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是长期的。中美博弈更多集中在科技领域,未来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会继续大幅增加。在创新体制机制驱动下,半导体设备、材料、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行业有可能迎来较快发展。
另一方面,通胀交易机会是海外通胀交易在国内的延续。即全球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派生出来的机会,可能因流动性向中国市场倾斜在中国再重演一遍。
“但相对而言,中国过去几年的产能扩张影响了工业品价格,这部分因素会因设备更新改造、供给侧控制等有所缓解,从而使得工业中间品、制成品价格可能触底回升,所以,通胀交易并非局限于上游,也可能形成对中游和下游的传导。”
此外,房地产板块或仍处“黄金坑”。近期降息、降首付比、收储等政策均有助于改善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比,“白名单”制度落实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性现金流状况,同时大幅降低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问题带来的破产风险。从长期来看,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可能是超额收益的根本来源。
在他看来,我国在医保、社保方面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一个要啃的硬骨头就是“房保”改革,即接下来的政策改革方向,可能会指向相对困难的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住房保障改革是这些改革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针对房地产的“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可能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行情。
2024-06-03 09: 24
2024-06-03 09: 23
2024-05-27 14: 12
2024-05-27 09: 38
2024-05-27 08: 45
2024-05-27 08: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