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今年整体打得火热!除了基民和机构外,基金公司也纷纷对自家的基金“下手”了。
截至12月10日,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96家基金管理人自购269次,金额合计32.79亿元。其中,债券和混合型基金是自购资金较为集中的几个去向。
数据显示,有62家基金公司自购了15.14亿元债券基金,几乎占据自购基金总额的50%。另外,25家基金公司自购了3.95亿元股票型基金,56家基金公司自购了12.30亿元混合型基金。
基金经理自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对外传递出对旗下产品或资本市场的信心之外,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行为。本着中长期持有的目的,基金公司进行自购时也会对旗下的基金做更为审慎全面的考量,整体上偏好长期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很多公司会将自购的收益用以激励基金经理,更有基金公司为了使得一些发起式基金能够顺利成立而进行自购。
从自购后的收益率来看,截至12月10日,在这268只基金中,有212只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其中25只的收益率超过30%。
那么究竟哪家基金公司的眼光最独到?又有哪位基金经理获得了公司的青睐?2020年,自购基金究竟谁最赚钱?基金君根据Wind公开数据选取了能够为基金公司赚取收益的四位代表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胡昕炜、杨瑨、祁禾和黄维,为大家解读他们的投资框架和投资理念。
汇添富基金:胡昕炜
胡昕炜,清华大学工学硕士,现任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11年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曾任行业分析师。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汇添富基金自购的胡昕炜掌舵的代表产品,已产生2348.96万元的收益,收益率达58.72%。而该产品,至今累计回报已达244.52%,2016年至今任职4年年化收益达30.28%。(数据来源:Wind;截至12月9日)
自2016年担任基金经理以来,胡昕炜在每一个自然年度的表现都优秀。且随着产品持有时间的增长,所获收益的均值逐渐增长,远超持有市场指数与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财富累积效应明显。
“我对于投资有一个本质的认识:做企业的股东。所有的投资框架和决策,都是围绕这一条出发,即寻找能为社会进步创造价值的企业,我们作为股东分享价值创造过程中带来的收益。”谈到自己的择股标准,胡昕炜如是表示。
胡昕炜这样总结自己的选股标准,首先该企业需要有成熟的商业模式,重点关注轻资产的扩张能力、自由现金流、内生增长能力、较高的ROIC。其次,需要看到该企业具有长期的护城河与竞争优势。最后,胡昕炜总结到,他十分关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具备正直且有激情的企业家精神。他表示用一个企业股东的视角,结合层层标准选择出来的标的,胡昕炜会坚定持有并给予该标的足够的耐心。
在资本市场中,普通投资者往往会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无视企业的基本面与宏观环境,而是跟随市场热点去大炒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公司股票。虽然优质白马股、成长股、价值股比比皆是,但是抵住诱惑,回归常识,耐心陪伴优质企业成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胡昕炜的持仓组合就反应了这一点,他的标的都是市场中共认的好公司好股票。知易行难,胡昕炜认为从中长期维度来看,市场里优秀的公司长期一定是震荡向上的。
胡昕炜在三季度表示,中国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所以他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对中国优秀企业的高质量增长,充满信心,他表示,消费行业在当下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是A股市场性价比较高的板块之一。
汇添富基金:杨瑨
汇添富基金通过自购自家产品赚的“盆满钵满”,除了胡昕炜外,杨瑨也是一位优秀的汇添富“自家人”,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汇添富基金自购的3000万杨瑨代表产品,至今已产生1466.51万的收益,收益率达48.88%。
杨瑨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学专业,2010年8月加入汇添富基金,历任TMT行业分析师、TMT小组组长。深耕TMT领域十余年,立足企业基本面,擅长挑选成长性突出、兼具一定的竞争力同时高估值性价比的公司。2017年1月起任职汇添富基金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杨瑨目前在管基金6只,管理规模超500亿元,其管理的代表产品自任职以来取得了174.30%的收益,任职年化回报29.73%,超越基准86.8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我做投资很少去预测未来,最终还是回归到公司的本质,看管理层是怎么想的,公司是怎么做的。未来发生的一切,都是基于公司的人。”已经从业10年的汇添富基金经理杨瑨如是表达自己的核心投资理念。
杨瑨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将自己捕捉成长股的方法,总结为5个圈,第一个圈是管理层、治理结构,第二个圈是商业模式,第三个圈是公司竞争优势,第四个圈是短期基本面趋势,第五个圈是估值。
在杨瑨看来,前三个圈决定了公司的底色,代表了公司本身价值或者内涵价值。后面两个圈则是经常影响股价上下波动的因素。他表示兼具优质公司底色,与此同时估值合适,在基本面趋势的加成下,才能够进入其管理产品重仓股的选择范围。
杨瑨比较注重海外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在他看来,这些公开数据实则蕴含诸多公司的营运信息,通过与国内数据的对比,杨瑨能够更好的理解产业发展的趋势,搭建更完善的产业全景。
杨瑨管理产品的持仓主要集中在TMT板块,同时配置有一定的消费与金融地产,他偏好配置大盘股,在投资风格上更倾向于选择成长股,当前其管理的代表产品,重仓持股占比为45.3%左右,与同类基金持平。整体仓位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构建组合的方式控制回撤,实现收益波动的平滑。
基于当下的宏观趋势,杨瑨认为在未来“卖铲子的”和“挖金子的”此类标的,将拥有更高的成长空间,他解释到“卖铲子的”是为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公司。这类公司大多分布在如基础芯片、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行业,为各行各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传统TMT行业基金一般重点投资于这类公司。而运用工具“挖金子的”,是应用数字化手段去做行业应用的龙头企业,比如电商的、零售的、教育的、金融的等行业可能都会和数字化转型相关,它们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与普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日益丰富,部分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取得商业先机,提高和巩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创造出更高的投资价值。”杨瑨如此分析产品定位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总结。
易方达基金:祁禾
祁禾,曾任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员,2014年10月加入易方达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7年12月起担任基金经理。
祁禾目前在管基金4只,总管理规模119.65亿元。其代表基金任职近三年,任职总回报158.59%,任职年化回报37.86%,超越基准回报156.40%,同类排名前2%。(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年12月10日)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易方达今年以来已开展11次基金自购,其中由祁禾管理的于今年新发行的基金自购收益率最高,实现自购收益近450万元。祁禾在三季报中表示,该基金此前配置较多的光伏、新能源车和偏周期行业,在疫情前后,行业发展的大逻辑并没有受到破坏,加之出台的各项财政刺激政策,普遍都利好这些行业,因此相关企业的股价表现在三季度较好。
祁禾认为,企业竞争力是长期收益来源,而企业竞争力逻辑的破坏是投资中最大的风险。在企业的竞争力当中,人的因素尤为突出,犹如一场长跑,优秀的企业家在战略选择、管理优化、执行落地等各方面,短时间内不一定能显现,但对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研究公司的竞争力的时候,祁禾会将财务数据与公司深入研究相结合,力求发掘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
源于制造业研究员经历,祁禾偏好自下而上进行精选个股,以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主要出发点,在商业模式和短期现金流上有较高的容忍度。相应地,对于一些难以构建竞争壁垒,同质化严重的行业,祁禾更少涉及。
“我喜欢在Beta比较差时,去买Alpha能力比较强的企业。”祁禾有较强的逆向投资思维,倾向于在左侧建仓,善于在行业低谷期挖掘优质公司。看中公司的估值性价比,一旦估值逻辑发生破坏,果断离场。
在半年报中祁禾表示,展望下半年,光伏、风电、新能源车仍然是疫情后各国刺激政策扶持的重点,短期财政扶持力度较好,中长期逻辑坚实。此外,随着国内地产和基建相关的需求复苏,供需格局良好的周期龙头的盈利和市值继续有修复空间。
平安基金:黄维
黄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硕士,毕业后在券商资管担任TMT研究员,2016年加入平安基金后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黄维目前在管基金6只,总管理规模近70亿元。以其代表产品为例,黄维管理四年有余,任职总回报157.35%,任职年化回报24.58%,超越基准回报124.49%。(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年12月10日)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平安基金今年共进行六次自基金自购,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其中权益型基金仅有一只黄维所管理的新发基金,这也与今年的大科技与大消费行情密不可分。黄维具备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的学科背景,并有过TMT等行业研究员的从业经验,他的能力圈主要集中在“泛科技和泛消费”行业。
“基金经理既要在成长趋势中捕捉企业价值,也要在价值洼池里把脉成长预期。”这是黄维的投资之道。这两年他尤其坚守“泛科技+泛消费”的成长赛道,将价值和成长有机融合,基于价值原则把握产业升级大趋势下的投资机遇。
多年市场摸爬滚打下,黄维也形成了一套独特投资之道。他以持续稳健业绩为目标,坚守“泛科技+泛消费”的成长赛道,精选其中成长性确定的质优公司做中长期布局。力求使得组合更加稳健增长,黄维在资产配置中也会相应地增加业绩增速相对较低但是估值水平也相对较低的个股配置。
黄维表示,选择优秀公司有不少标准,比如商业模式、竞争格局、护城河等,但归纳起来是看“这家公司是否能越来越强,经营起来能否越来越容易,势能是否越来越强”,这样的企业才更容易把握确定性。
比较特别的是,黄维很注意从盈利能力、成长速度、股息率等多个维度推算个股预期收益率,并对此做排序,看个股性价比。他偏爱在安全性和成长空间做平衡,始终在找寻性价比更好的公司。就目前来看,不少科技、消费领域个股估值较高,黄维认为,长期来看,不少个股仍具备较强的成长性,相对来说,好比贵更重要。
展望后市,黄维认为聚焦盈利成长确定性的格局不会改变,将围绕消费、医药、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等主线,继续挖掘估值合适及质地优秀的投资标的。在盈利驱动的市场结构中,成长确定的个股将有望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黄维进一步表示,科技行业中,更看好5G、云计算、新能源、自主替代等领域,“只要符合科技创新与自主替代,都具备未来持续发力的机会”。在大消费领域,他认为消费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服务行业有很大升级空间,此外,在医药领域更看好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创新药、药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