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做锐意改革、拼搏进取的央企人

曹雯璟 2021-10-18 00:00

五年多前,银河基金提出“平稳增长、蓄势突破”的发展基调,以及 “夯基础、固优势、补短板、拓新途”的工作思路。刘立达说,“夯基础”指的是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及团队建设等,“固优势”是巩固和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补短板”主要是大力加强市场营销工作,而“拓新途”主要是指开拓新业务、新产品等。“公司的发展思路清晰,关键要通过改革和管理来激发活力、确保落实。”

银河基金是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公司旗下的金融央企,成立于2002年6月, “央企”和“市场化”的基因与生俱来。在全新的时代及发展环境下,公司情况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如何?日前,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接受了中国基金报记者的专访。

老央企取得新佳绩

“银河基金的底子还是不错的,强大的股东背景,稳健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公司的投研水平一直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屡获嘉奖。”刘立达在进入公司之初曾用“稳健有余”来描述公司的发展,“稳健是金融机构的基调,但在当今的市场化浪潮中,‘有余’可能会显得不够奋进,因此公司应该更进取。”

五年多前,银河基金提出“平稳增长、蓄势突破”的发展基调,以及 “夯基础、固优势、补短板、拓新途”的工作思路。刘立达说,“夯基础”指的是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及团队建设等,“固优势”是巩固和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补短板”主要是大力加强市场营销工作,而“拓新途”主要是指开拓新业务、新产品等。“公司的发展思路清晰,关键要通过改革和管理来激发活力、确保落实。”

改革催生出活力,银河基金走上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轨道。根据银河基金统计,2015年至2020年两个“三年”战略规划期内,公司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上升态势,资产管理规模取得较快增长。2002年至2014年,公司年均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不足150亿元,2015年至2017年规划期年均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600多亿元,2018年至2020年规划期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则上升到年均1000多亿元。近两个规划期共6年,银河基金的规模增长体量等指标均占到公司成立以来的70%左右。

业务结构明显改善,权益类资产管理规模占比大幅提升。银河基金2020年度基金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银河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126.8亿元,其中公司权益类资产净值超过公司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1/3。

客户数量继续增加,结构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末,公司有效零售客户相比2017年末增加451.34万户,增幅753.61%;机构客户相比2017年末增加298户,增幅56.65%。

公司权益团队投资业绩亮眼。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银河基金基金管理人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长期评价排名,过去1年排名为21/131,过去4年排名为7/93,过去10年排名为3/62,过去15年排名为1/47,过去18年排名为1/20。

“当然,我们还存在诸多可以改进的方面。”刘立达说,公司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在蓄势方面成绩显著,但突破不足,一是总体规模没有突破式增长,这与战略重心的调整不无关系;二是新业务有待开拓;三是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仍有不少有待深化之处。

银河基金在新的战略规划中提出“平稳增长,重点突破”,即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夯基础、固优势、补短板、拓新途”,在保持总体资产管理规模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以主动权益类产品作为突破点,加大力量发展主动权益类管理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业务和新产品。

“掩卷回首,银河基金这几年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得益于股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各方的努力都最终落脚于改革。”刘立达说。

改革是动力和活力之源

改革开放是民族复兴之路,更是国企的动力、活力之源。刘立达说:“公司的改革不仅得到股东的支持,也是股东的明确要求,银河金控将银河基金列为改革试点单位,要求公司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并且在多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作为一家基层公司,改革的原则和大方向已经由国家和上级明确了,我们要做的无非是具体落实。”刘立达说,“即便如此,改革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重点明确、思路清晰。”

刘立达认为,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公平,纠正和减少不公平,决不能制造或增加不公平。“大锅饭是最大的不公平,由此引发的权责利不对等、资源错配,以及缺乏动力和活力等,是多数转型经济体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说,“公平不能挂在嘴上,而是要深入公司管理层的骨髓和全体人员的内心,成为风气和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权责利对等,贯彻起来并不容易,既需要清晰的原则,也需要精心的分析和权衡。比如要考虑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也要考虑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从更大处看还要考虑到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进程。”他说,“银河基金近几年随着发展和规模的增长,进一步明确部门和条线的权力和工作,尤其是投研、销售等一线部门,同时,部门内和条线间打造出强大的协同力,工作效率和成果以更高的幅度递增。”

据刘立达介绍,目前公司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六能”,即实现“能多能少、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尤其强调对中高管理层也要基本做到“三能”。银河基金公司近几年来在这方面迈出步伐较大、成效显著,公司稳步发展,风气向好,阻力和摩擦逐渐减小。

改革看似铁面,但是银河基金在改革中一直强调要树立员工至上的人本理念,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刘立达认为,公司的发展依靠全体员工,也要惠及员工。银河基金采用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通过更加科学、合理、多元化的方式考核员工工作表现,用心考虑员工岗位适配性及职业发展规划。

刘立达表示,从“收入能多能少”来看,近年来,由于公司发展比较快,所有员工的收入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银河基金还为员工办理了重疾险等商业医疗保险,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员工福利;从“人员能进能出”角度看,公司一直以来都按照合理有效的用人计划控制人员数量。“能上能下,尤其是能下,这方面我们步子迈得较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改革尤其需要担当精神

改革与管理都属于公司的基础性建设,短期内常常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公司要行稳致远又必须做好这件事。

“无论如何定义改革,改革都属于一种格局及状况的调整,遇到阻力和摩擦是必然的。”刘立达说,“但是不调整,好的机制和环境就建立不起来,对于好员工来说,就没有公平和发挥作用的良好土壤,所以,担当精神格外重要。”

“无论是股东方,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坚定认为改革不能半途而废。”刘立达说,“‘志道者不以否滞而改图,守正者不以莫赏而苟全’。稳定是重要的,放弃责任、牺牲公司发展换来的稳定没有意义;团结是重要的,但牺牲了原则的团结就是好人主义,必将会丧失公平,牺牲公司和国家利益。”

刘立达认为,锐意改革的央企高管要注重名节,但又不能太爱惜羽毛。“君子者,所守者道义、所惜者名节、所行者忠信”,名节是重要,但如果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会因小事而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改革要辅之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刘立达表示,改革措施的贯彻及改革成果的巩固都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土壤。近年来,监管部门大力推动基金公司文化建设意义重大,银河基金也一直十分重视公司文化建设,“忠信、专业、阳光”的企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宗旨不谋而合。

“其实,优良企业文化的根本可以概括为正气,风清气正。‘忠信’,即忠实于职责、忠实于他人,‘信乃诚也’,表里如一为信;‘阳光’,即开放透明,健康向上。”刘立达说。

“建立企业文化任重道远,正直的品格是员工得以坚守职业道德的关键。”刘立达说,“公司非常重视对于员工职业道德的严格要求,因为员工的言行举止造成的影响,也可能影响公司的企业形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作为老百姓理财的托付机构,更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松懈。无论是普通员工和高管,都要比照企业文化,严于律己,提高自身职业操守。”

从严选择人才谨慎配备班子

刘立达表示,随着国家和监管政策的导向指引,银河基金在自身发展上更加突出主动管理权益类业务,这也是银河基金多年积累的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机制改革,更加显示了其权益投资方面的突出表现。

“人是关键,核心管理者亦是关键。”他说,“银河基金发展到今天,面临再上新台阶的问题,其中重要的就包括高管和各层级员工在内的团队的建设。人员配备上,特别是各个层级的管理班子配备上会更加谨慎,要选择人品优良、注重实绩的优秀人才,同时会积极推动高管的管理体制和薪酬改革制度。”

刘立达特别指出,央企、国企里面如果没有党委的坚强领导,不加强党的建设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发挥好党委的作用,敢于在评价和奖惩方面作决断,企业才能真正成就“百年基业”。

19年积淀 打造权益投资“银河战舰”

银河基金似乎从不主动追逐“聚光灯”,但在公募基金行业,银河基金投研口碑良好,尤其是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在业内受到了肯定。

从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排名情况来看,银河基金旗下的权益基金整体表现可圈可点,截至9月30日,过去3年在可比的106家公司中排名第16,过去4年在可比的93家公司中排名第7,过去15年、18年分别在可比的47家和20家公司中排名第1。

长期业绩正是体现一家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重要指标。这家成立19年的公司有着怎样的投研文化?在风格不时转变的市场中,它在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道路上做出了哪些探索?对未来,它又有什么思考和布局?

充分激发投研团队自主性

银河基金共有投研人员43人,骨干队伍稳定,历经市场考验,其中,基金经理18人,有11人证券投资管理年限超过5年;研究人员22人,平均从业年限超过6年。

在公募基金行业,人才对公司竞争实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基金经理的积极性是很多公司考虑的重中之重。银河基金一直以来相对宽松的投研文化氛围,赋予了投研人员更多的独立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位投研人员按照自己的逻辑和框架去决定配置的方向和策略,不以短期业绩排名论英雄。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投研人员都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无论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还是研究员,他们的行程表上也写满了调研的时间安排。Wind数据显示,2020年,银河基金投研团队共调研上市公司497家,对于部分公司甚至累计调研次数达二三十次。

银河基金的投研团队还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深入探讨、调研公司所在地经济发展情况、探寻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去实体店体验产品,他们用多年累积的调研经验和方法去伪存真,尽量从不同维度来探究产业和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

持续发展源于前瞻性研究

除了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银河基金权益团队的鲜明特点便是根据行业发展逻辑、行业未来景气度变化做出判断。今年以来,市场震荡加剧,风格快速切换,银河基金权益投资团队努力把握了中国经济的产业大趋势,探寻产业变迁带来基金投资方向变迁,投研团队意识到需要并不断调整产业研究重点。

银河基金权益团队专注于严选出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成长股,公司10多年的权益投资历史和成长股的发展历史是息息相关的,如2009年到2012年地产、酒的初次崛起,2013年到2015年金融和医疗行业信息化普及,2018年到2020年中国高端制造的国产替代等,在一次次的投资实践中,权益团队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颇具自己特色的投研体系。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远胜于追逐市场短期的热点;用配置思维投资,通过深度前瞻性研究,力争创造超额收益。

百花齐放可能是银河基金轻松、良好的投研文化和银河基金特色成长股投研体系的体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银河创新混合近5年同类排名9/342,近10年同类排名1/231。在亮丽业绩的加持下,该基金的规模也在2021年二季度末达到了147.18亿元。

此外,由银河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张杨管理的银河智造混合近5年同类排名5/202,由银河基金实力女将袁曦管理的银河蓝筹混合近5年同类排名15/342,由银河基金研究部负责人神玉飞管理的银河智联混合近5年同类排名30/203。

纵横推进研究进化

时代在发展,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进化。银河基金权益团队19年来保持了同频进化,主要基于纵横推进。

纵向上,深耕产业。近年来,银河基金开始着力引进重要产业方面的投研人才,尤其是科技和医药健康领域的研究人员。公司根据目前的产业发展图景将投研人员分为科技、医疗、消费和周期价值等四个产业跟踪小组,由资深基金经理担任小组组长,带领团队一起跟踪产业发展和相关企业。

横向上,共享平台。银河基金不同研究团队互相之间又是彼此开放的,形成了流程完善、机制科学的投研成果共享平台,一方面解决了重复工作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团队的整体成长。

投研人才的稳定性一直是公司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只有好的投研人员沉淀下来,才能有好的投资文化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公司逐步实现了对投研人员的有效激励,在基金经理层面,为核心投研人员提供有力的研究支持,充分发挥基金经理的特长,让其能在公司持续稳定成长;在研究员层面,公司设立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研究员在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深耕。股票投资部总监张杨表示,通过激励机制,员工积极性提高。

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年轻投资者入市,这家颇为低调的公司也被酷爱数据分析的年轻投资者发现,一些基金经理也成为他们长期观察的对象,“银河战舰”是这些年轻投资者对银河基金权益基金经理的统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