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去哪儿|再获机构资金青睐!行业龙头迎200家机构密集调研……

陈橹帆 2023-05-12 22:13

编者按 :

机构投资快人一步,调研动作引领市场风向!机构投资者总是能够凭借高度专业的知识与多年沉淀的行业经验,敏锐捕捉到潜在牛股或者机会赛道。跟踪机构调研步伐,掌握市场呼吸瞬间,捕获牛股“萌芽期”。基金君为大家带来全新人物库专题【机构去哪儿】,盘一盘基金经理的调研动向。

截屏2021-08-18 19.41.38.png

5月1日至5月10日 期间共有177家上市公司被调研,其中 埃斯顿 成为各基金公司调研重点,累计迎来 57 家基金公司;遥望科技 和 安图生物 分别位居二三,分别有 65 和 52 家基金公司参与调研。

微信图片_20230511152726.png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屏2021-08-18 19.41.52.png

image.png

本期受到机构高度关注的是国内城商行领头羊宁波银行。

据公开资料显示,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10日,2007年7月19日成为国内首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前两大股东分别是宁波市政府和新加坡华侨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是东南亚第二大金融服务集团,是国际上具有最高评级的银行之一,拥有穆迪Aa1级评级。

以“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2021年年报显示,宁波银行49万对公客户中,90%以上都是小微和民营企业。截至2022年末,宁波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数 18.62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25.11%。

近期,A股公司2023年一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QFII、保险、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备受市场关注的各大机构持仓情况浮出水面。

据Wind数据显示,在各类型的机构资金中,社保及保险基金偏好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标的,而银行、新能源、医药等机构传统意义中的“价值底仓”则成为QFII的“心头好”。

作为外资配置A股市场的重要渠道,截至2023年一季度,宁波银行位列DFII资金持仓市值的第一位。

image.png

数据来源:数据宝

4月5日晚间,宁波银行正式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0.75亿元,同比增长18.05%;总资产达2.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年底,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75%,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5.1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75%;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56%,总资产收益率为1.05%。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07年上市以来,宁波银行不良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也是唯一一家连续15年不良率低于1%的A股上市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宁波银行利息净收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达到375.21亿元,同比增长14.75%。

相较于行业整体表现来看,截至上市银行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收官,42家上市银行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归母净利润5742.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普遍下滑。

然而宁波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却与行业水平拉开一定差距。Wind数据显示,中证银行高指数今年以来区间涨幅达到5.41%,而成分股宁波银行今年以来跌幅居前,截至5月12日收盘,宁波银行跌幅达到15.87%。

image.png

五一节后,银行板块持续走强,5月8日再迎开门红,港股A股市场双双大涨。然而自本周银行股表现却未能延续节前的火热态势。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指出,规模仍是银行高增长的主要驱动,但“量增难补价跌”,各行收入、资产质量压力所处阶段不同,影响利润释放策略。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则表示,当前政策边际转向是当前机构看好银行基本面修复的关键因素。王一峰认为,在市场化融资需求仍偏弱背景下,政策性需求主导的信贷扩张将进一步加剧信贷供需矛盾,使得新发放贷款定价承压;同时,按揭贷款需求尚待修复,房贷利率仍有下行压力。不过,随着信贷供需关系改善、零售信贷增量占比提升,银行业贷款定价有望逐步企稳。

在宁波银行一季报披露的最新机构持仓中,持股比例排名前20的机构中基金公司占10席,其中富国基金旗下有18只基金持有宁波银行8003万股,其次是工银瑞信基金共计13只基金合计持有宁波银行3464万股。

2c496e6c55c9759995af18ce4c4059d.png

image.png

本周期内,参与宁波银行调研的基金公司名单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其中陈一峰、赵枫、王君正等均在调研名单之列。

微信图片_20230511194830.png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image.png

次调研,宁波银行就2022年公司经营及财务情况、公司八三总结和九三展望和2023年经营计划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且重点就公司在AI技术方面的研发和规划与机构投资者展开交流。

本次调研,宁波银行就2022年公司经营情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风险管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公司针对小微客户的维护进行了详细说明,与机构投资者展开交流。

宁波银行表示,长期以来,公司持续积累在各个领域差异化的比较优势。目前来看,完善的法人治理、优质的经营区域、多元的利润中心、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金融科技支撑能力以及人才培养体系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银行的风险管理始终是客户的关注重点,而宁波银行优异的不良资产控制也成为投资者们的关注重点。在本次机构交流会上,有机构就宁波银行的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疑问。公司表示,始终坚持“控制风险就是减少成本”的风险理念,持续完善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业务准入层面,实施统一授信政策;在风险识别层面,滚动开展行业研究;在业务审批层面,实行独立授信审批。 

除了风险控制之外,宁波银行也就如何服务小微客户进行了详细解答,公司表示将持续探索小微客户的综合经营新模式,不断创新小微金融产品,满足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

在近期的投资者互动提问种,公司也就未来主要的业务增长点与竞争优势做出说明。宁波银行表示,近年来公司始终立足于“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以发挥银行的差异化优势。

其中,“大银行做不好”的业务,是指那些需要总分支行充分联动、前中后台无缝对接,需要长期积累、不断在前期投入的业务;而“小银行做不了”的业务,是指那些需要业务资格、科技支撑能力支持,需要成熟的管理和营销体系推动的业务。基于此,宁波银行这几年不断拓展、深化业务发展的比较优势,银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继续实现了稳健可持续发展。

截屏2021-08-18 19.42.19.png

副本_未命名__2023-05-11+16_13_46.jpeg

副本_未命名__2023-05-11+16_42_46.jpeg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