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基金袁蓓、江源:在相对确定性中获取可持续收益,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力争超额收益

孙晓辉 2024-04-08 08:52

2024年2月以来,股债市场“双剑合璧”,给弹性和安全性兼顾的二级债基增色不少,这一品类也再度成为许多投资者的优选项。继建信开元瑞享3个月持有期债基后,建信基金今年在二级债基领域再布一子——建信开元金享6个月持有期基金。

据了解,新基金将采用双基金经理制,拟由建信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两位当家人袁蓓和江源强强联合,共同担纲。

image.png

(建信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权益投资基金经理 袁蓓)

image.png

(建信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副总经理、固收投资基金经理 江源

权益老将袁蓓认为,在经济延续弱复苏、科技产业周期向上背景下,市场整体风格还是偏向成长。因此,今年行业配置的主基调是挖掘成长景气,把握复苏周期,将主要围绕科技进步、生产复苏和消费复苏以及分红率提升四个维度展开。

固收中坚力量江源表示,在当前债券市场的震荡行情下,将以获取信用债票息策略为主,未来策略的重点会放在投资债券久期上。

把后背交给战友的“团队作战”

在金融圈,建信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总经理袁蓓算得上是穿越过多轮牛熊周期的权益老将,拥有23年证券从业经验、20年投资管理经验、4年基金经理任职经验,期间历经多轮股债牛熊市场转换,投资领域覆盖保险、公募、年金、专户等多类资产。

股债投资均有过涉猎的袁蓓综合能力全面,在资产配置、个股选择和风险控制等各方面有着专业功底和资历积淀。整体而言,她的风格稳中求进,宏观、微观研究能力不俗,尤其擅长资产配置和精选个股。

按照袁蓓的投资框架,她会在自上而下宏观分析和估值比较的基础上确定长期配置,控制系统性风险,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同时,以深度研究为基础,从企业和行业基本面出发,结合估值精选个股,积极优化组合结构。

“资本市场的魅力就在于其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提前判断先行指标发生时,未来可能会有哪些比较大的变化,亦或是否要重检对于市场的判断。”

在权益资产配置过程中,袁蓓很重视对结构性行情的把握,其中结构在市场大环境下的趋势最为关键,对于轮动机会的选择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主攻权益部分的基金经理,袁蓓对二级债基也有着独特的理解。“在我看来,这类产品最重要的是能否在该需要增加波动的时候适度提高波动,该降低波动的时候适当降低波动,这相当于是逆市场波动性的调整。”

多元资产投资部副总经理江源则是固收领域的中坚力量,拥有19年证券从业经验、10年投资管理经验、1年多基金经理任职经验。

通过长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运作管理,江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风格稳健灵活,擅于把握市场节奏,兼顾平衡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江源主张以配置思路做投资,并认为投资方向比幅度和转折点更为重要。先认知市场,将充分评估风险放在首位,然后再看收益,这些是她多年投资实践的必修课。

总结而言,江源的投资理念是在趋势判断的基础上,确定哪类资产、哪类品种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或相对确定的收益,在相对确定性中获得可持续收益,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力争获取超额收益。

江源透露,自己虽然主做债券投资,但也会关注权益市场及商品市场的变化,同时会站在权益基金经理的角度去倾听对方的意见,改善自己的认知或信息盲区,这样也会有利于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更为正确的判断。

到今年4月份,袁蓓和江源共事将满10年时间,两人共同管理过很多股债混合产品,各方面合作已然十分默契,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融合性。

在袁蓓看来,投资是用理性和常识去克服恐惧和贪婪,这一过程中需要纪律来约束,权益和固收的合作也是相互的纪律,比如权益的仓位在某种程度上是固收的纪律,固收的久期、品种、风险收益判断也是权益的纪律。

“我们要相信,在保持谦虚和敬畏的状态下,通过分工合作,长期磨合之后,能够把我的后背交给战友,能够在团队多角度支持下,把握趋势,适度分散风险,这是我们整个分工合作大的逻辑基础。”袁蓓表示。

权益看好四大方面 债券着重久期策略

4月上旬,建信开元金享6个月持有期基金发行,这是建信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在二级债基产品线上布局的一只中波风格产品,新基金将采用双基金经理制,拟由袁蓓和江源共同担纲。

从股票市场来看,袁蓓认为,A股从今年2月初到现在的反弹,积累了一定的涨幅,分歧也开始出现。这个时点上,需要去看更长、更大方向的东西。

袁蓓表示,今年,甚至于长期来看,每一年最大的风险都是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异。从把握市场的角度,虽然目前宏观经济恢复度正开始走向良好的状态,股市估值水平也处于较低的位置,但市场的一些基础元素相对还比较脆弱,投资者的信心恢复也需要时间。因此,新基金在初期也会控制建仓节奏。

展望后市,袁蓓表示,在经济延续弱复苏、科技产业周期向上背景下,市场整体风格还是偏向成长和高分红。因此,今年行业配置的主基调是挖掘成长景气,把握复苏周期,将主要围绕四个维度展开。一是科技进步,布局的核心是投资能穿越周期的成长景气行业,重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泛TMT结构性机会和其间的大幅波动与快速轮动,这一方面是长中短三周期共振下的科技进步,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另一方面是拥有较高护城河和竞争优势的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储产业链等。二是生产复苏,包括受益于传统制造复苏的相关板块,如上游原材料等强周期行业;还有工业出海带来的多条产业链机遇。三是消费复苏,从泛消费的角度去考虑消费整体和局部的复苏机会,比如创新药高质量发展带动整个产业链,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此外,国内消费趋势变化和海外库存改善相关的食品饮料、纺服板块等也值得关注。四是分红率提升,对于相对成熟和现金流稳定的行业和企业,分红收益率仍然值得关注,特别是分红率提升带来的长期可持续回报。

具体到债券市场,江源认为,尤其年初以来,债券经历了大幅的利率下行,到当前位置,结合今年GDP目标增速看,利率再度单边下行的情况可能性比较小。

在江源看来,去年GDP增速是前高后低,从基数效应来看,今年的增速有望前低后高。结合通胀走势,年内GDP增速的高点可能出现在二、三季度,届时债券市场或正好有利于新产品建仓。

对于今年的债券投资,江源表示,在当前债券市场的震荡行情下,将以获取信用债票息策略为主,未来策略的重点会放在投资债券久期上。

不过,鉴于二、三季度经济恢复程度尚不明朗,产品初期仍会以积累安全垫收益为主,不会贸然加久期。

江源称,震荡市环境下,债券方面会以信用债票息策略为主,包括二永债、新品种TLAC非资本债,以及一些泛金融机构包括租赁、保险公司的次级债、二级债或金融债等品种会是后期关注的重点。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