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张腾:自上而下“定风格、定仓位” 构建反脆弱组合

李树超、续高 2024-07-22 08:54

“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投资系统和认知上的开放性非常重要,我在投资中相对强调宏观研究,发掘长期影响深远的‘慢变量’,在保持组合‘反脆弱’的同时,又保持了长期的主线,不断优化和迭代投研框架。”近日,银华甄选价值成长拟任基金经理张腾接受记者采访,畅谈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思考。

图片3.png

事前分散配置  构建“反脆弱”组合

张腾,13年证券从业经历,超过8年基金管理经验。2011年取得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工学硕士学位,同时获得法国巴黎高科国际能源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上海申万研究所,担任新能源研究员。2012年加盟中邮基金,先后任职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担任基金经理。2023年7月加盟银华基金。

在投资中,他坚持自上而下的配置思路,将行业抽象共性作为配置的依据。他首先会通过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利率周期等宏观大背景进行跟踪研究,从而确定投资风格和仓位,然后在行业层面上作进一步的跟踪和细化研究,挖掘具体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时机。过往三年中,其投资范围和能力圈主要体现在新旧能源转换,如煤炭、有色、电网、公共事业等方向上。

“反脆弱”是他搭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词,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是对他投资风格影响较大的投资大师,他从中总结了提高投资组合反脆弱的方法。

他表示,要构建反脆弱的投资组合,首先要作出事先的行业分散配置。

在他看来,一位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要想走得更长远、更稳健,需要做一定的分散投资,做长期正确的事。“构建反脆弱的投资组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丰富度,而不是行业配置集中产生的锐度。”

第二,与他理念最契合的反脆弱方式是基本面驱动要素的对冲。他通过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分析,预测市场可能的走势,在投资中围绕股价核心驱动要素的判断,相应地优化组合配置。

他举例称,2020年至2021年海运运费上涨较多时,他重点关注了运价上涨的某海运公司,运费下跌的过程中,他转向了对运价影响最大、弹性最大的轮胎。而2022年俄乌冲突发生时,他判断油价会上涨,进而带动油化工的下游尿素化工品价格的上涨,他重点关注了上下游行业。

同时,早在2021年,他就认识到,火电投资的停滞与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供需矛盾。这种矛盾在当时的电力价格管制政策下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预示着市场需要通过价格机制的调整来实现供需平衡。基于这一逻辑,张腾预计,随着电力市场的供需缺口扩大,煤炭作为发电的主要原料,其价格和需求都将迎来上涨,而煤炭行业将成为电力市场调整过程中的重要受益者。

在交易层面,他的策略也在迭代和进化,基于价值发现者模式,他以前瞻性左侧交易为主。在对行业本身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他还通过行业交流,观察到市场共识的形成过程,预判未来共识的发展方向,进而演变为辅以小部分共识发现者的右侧交易模式,避免过于左侧交易带来的净值波动、较低的资金效率等问题。

美联储有望进入降息阶段

关注成长股配置机会

谈及今年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张腾表示,今年上半年风格较为鲜明,市场风险偏好较低,高股息板块较为拥挤,市场倾向于回避成长股或者小盘股。

展望下半年市场,张腾判断,从经济金融周期的角度上看,现在最为确定的是美联储有望进入真正降息周期,无风险利率下降确定性较强,宽松交易 (主要包括有色和成长股两大方向)投资逻辑主线较为清晰。

他分析,虽然资本市场至少从去年11月就开始交易美联储宽松,但是尚未到达真正宽松时刻,目前来看9月是个可关注的时间点。而由于美国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逆周期调节属性,降息开启后还需等待一至两个季度才能将利率传导至实体经济,实现经济修复和交易复苏。再加上国内货币政策与汇率存在关联性,尽管国债利率不断创新低,但实际利率仍然偏高,经济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基于上述逻辑,他认为,站在当前时点,成长股存在一定的配置机会,不过现在还处在稍微偏左侧的位置。

具体来看,成长股中他建议关注电网和军工板块,电网与整个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没有那么大,且电力需求的成长性有保证。“军工板块估值比较便宜。且就整个‘十四五’规划的军工投资节奏而言,板块未来的确定性较高。”张腾称。

此外,有色板块在今年4月高点后出现交易拥挤,经过两个月的回调,现在正处于性价比相对合适的阶段,他看好工业金属的下一轮行情。

谈及即将发售的银华甄选价值成长混合,张腾表示,“价值”与“成长”是他为自己未来长期职业生涯的定位。新基金也会在煤炭、电力、有色、下游高耗能的化工、电解铝等偏价值的方向,以及与能源相关的虚拟电厂、电网信息化、氢能、储能等偏成长方向进行重点关注。

在新基金仓位管理上,考虑到平衡性,他可能更多在Alpha的方向做分散配置,寻找股价见底、存在基本面催化的公司,同时获取成长股Beta的收入。他认为当前尚未到达重仓成长股或集中仓位布局成长投资的时机,但会密切跟踪此类投资机会。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