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视点|洪灏:全球市场正在转换模式,下半年港股有望创新高

2025-06-10 16:50

全球金融市场波谲云诡,市场模式转换与资产重新定价成为热议焦点。近日,著名经济学家洪灏分享了他对汇率、美债、美股、港股等多元资产配置的最新看法。

洪灏认为,在全球市场波动下,黄金行情有望进一步发酵,美元汇率则有可能持续走低。权益市场层面,洪灏分析今年下半年港股或将再创新高。

全球资产将重新定价,不可再“闭眼买”美元

在洪灏看来,全球市场正站在新一轮模式转换的十字路口。他指出,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作为全球无风险收益率的 “锚”,近期引发了市场的持续担忧。

洪灏对过去60年资本市场进行了回顾。他认为,这60年间市场转换了三次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初,石油危机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经济遭遇滞胀危机。自此开启美债市场短端和长端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一直持续到2020有所缓解。

站在当下时点,全球无风险利率已远超 2000 年初水平,重回 20 多年来高位。洪灏提出,全球资产将面临重新定价。在他看来,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市场重塑的契机。当全球性金融市场动荡,资本市场流动性紧张将引发价格的剧烈波动。在此背景下,市场共识将发生变化,定价模式也随之转变。

过去 40 多年曾爆发多次成长股行情。在大多数历史情况下,成长风格大幅跑赢价值板块。然而,洪灏认为当下资本市场模式已迎来转换时刻。他表示:“从2022年开始,黄金和美国10年国债的相关性规律颠覆。市场已经进入了避险的模式。”过去三年,黄金作为避险及通胀资产角色凸显,走出强劲行情。洪灏研判,黄金行情远未结束,有望进一步发酵。

美元方面,洪灏认为当下时点已不宜盲目入手。根据过往的规律,全球风险急剧上升时美元多走强。但今年以来,贸易摩擦风险上升,美元走势反而疲软,这是前所未见的。

同时,美元的实际走势也与去年市场预测出现背离。2024年年底,市场普遍预测2025年美元将持续强势。如今,美元指数已从年初 110 左右跌至 98 左右,处于 5 年低点附近。若跌破 98,美元将进一步走低。

洪灏预判,未来几年美元走弱周期将愈加明显。此外,与全球其它市场相比,美国市场在周期调整后已进入下行的阶段。他认为,关税风暴影响下,美元已经从避险资产转化为风险资产。洪灏称:“美元的走弱才刚刚开始。”

他认为,国际资本开始重估在美国的布局,美股多年持续上涨。2009年至今,标普已涨近 10 倍。美股估值居高、美元风险性加剧,多种因素影响之下,国际资本纷纷调整投资方向。洪灏认为,本轮市场周期与过去截然不同,美联储高息已无法吸引全球资产涌向美国。

洪灏总结道,2025年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时,不可盲目“闭眼买”美元资产。他表示,应考虑将过去“赢回来的钱”重新进行配置,投向其它国家市场与新的品种。

港股市场下半年将继续走强

洪灏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认为我国经济仍有许多 “牌” 可打。拉动GDP 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各有特点。

投资端方面,近来大量资金涌入高端制造业,既巩固了我国全球生产中心地位,又增加了产能。未来投资仍会助力经济稳定增长,但不会再像房地产火爆时期那般占据主导。

消费端一季度在政策利好下回暖。但洪灏认为,今年消费难以成为增长的主动力。

进出口方面,前 四 个月表现强势。洪灏表示,经常账户已达最高点,与美国远期通胀预期紧密相连。

观察中国市场的周期运行,洪灏表示目前已回到长期均值水平区间。股市表现、房地产销售等都有所回暖。具体而言,2025年港股市场是表现较佳的市场之一。港股行情自2024年开始修复,今年一季度演绎了第二波行情。

洪灏提出,港股市场将受益于“去美元化”。如果全球去美元化,在“去美元化”的金融环境下,过去投向海外美元的资本将会回流至中国市场或欧洲市场。

此外,今年港股IPO表现突出,融资额翻倍。在政策的指引之下,A股公司扎堆赴港上市,黄金、消费股表现强劲。

展望后市,洪灏认为下半年恒指有望再创新高。在一级市场的带动下,二级市场也将蓬勃发展。洪灏表示:“下半年若市场表现良好,对港交所仍应抱有期待。”

2025年,香港金管局的基础货币余额大幅上涨。他分析称,港股市场具备弹性好、流动性充沛等优势。洪灏认为,如果后续有相应的政策利好,港股市场将随之获益。

整理:中国基金报 马祖彤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