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机构投资快人一步,调研动作引领市场风向!机构投资者总是能够凭借高度专业的知识与多年沉淀的行业经验,敏锐捕捉到潜在牛股或者机会赛道。跟踪机构调研步伐,掌握市场呼吸瞬间,捕获牛股“萌芽期”。现在,【机构去哪儿】全面更新!基金君将一次为大家带来多家上市公司的近期调研情况,方便投资者们更好地了解机构关注的风向所在。
近来,A股市场上机构调研热度持续攀升。6月初的机构调研呈现出鲜明的行业集中特征。
行业分布上看,调研榜首是光学光电子,其次是化学制造、饰品行业,以及科技赛道中的半导体。这一分布与公募基金6月策略高度吻合,科技创新、消费升级、防御性资产正成为三大核心布局的主线。
机构调研榜单中,共有82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中科曙光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机构达到145家;怡合达被142家机构调研,榜单中排名第二;百利天恒、中科创达等分别被136家、130家机构调研。
对此,东海证券指出,半导体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
本期【机构去哪儿】,基金君将带大家详细了解前三家最受机构关注的三家公司,分别是中科曙光、怡合达、百利天恒。借由机构的调研关注点,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沿得以一探。
被调研代表股——中科曙光:
强强联合,重塑芯片国产化趋势下的算力产业新格局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曙光成立于1996年,已经完成了“芯-端-云-算”的算力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不过,当下仍是硬件类产品占了收入大头,2024年公司IT设备的营收占比近九成。除了产品布局全面外,“国产化”是中科曙光身上的另一个标签。年报显示,公司正加快国产核心零部件导入,基于国产算力平台上线的AI模型仓库,现在也已支持下载调用。
(图源:中科曙光官网)
根据万得数据汇总显示,目前已经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数据来看,共有88只基金持有中科曙光,合计持有4916.38万股。其中,易方达旗下基金持股数量较为可观,持股市值超1亿元,华夏基金等9只基金持股市值也均超1亿元 。
国产算力领域迎来史诗级重组。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的战略合并,成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交易,引发资本市场高度聚焦。
6月10日至11日,两家公司密集接待145家机构调研,其中,高瓴资本、景顺长城、富国基金等头部机构现身,本次调研合并方案细节与产业协同效应成核心议题。
在此次说明会上,不少投资者关注两家公司此次交易方案中换股价格及比例的公允性等问题。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披露的换股吸收合并预案显示,海光信息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发行的股份数量合计为8.08亿股,参与本次换股的中科曙光总股本为14.63亿股。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针对换股比例是否过低问题,公司高管表示,中科曙光整体估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身业务估值,另一部分是所持海光信息股份价值。本次交易在中科曙光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均价基础上给予其10%溢价,以充分体现其真实价值。
此外,历军表示,双方在研发、供应链、市场销售资源等方面叠加发力,聚集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高端芯片及解决方案研发,以更有竞争力的一体化技术方案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客户满意度,品牌影响力预计大幅提升,对塑造主流通用的生态体系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被调研代表股——怡合达:
营收利润双回暖,多元市场齐奋进
公开资料显示,怡合达作为中国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平台领军者,深耕FA(Factory Automation)领域十余年,构建了覆盖176个大类、超150万SKU的产品矩阵。公司独创"标准件+非标定制+智能仓储"服务模式,服务宁德时代、比亚迪、立讯精密等3000余家先进制造企业,在新能源设备、3C电子、光伏产线等场景市占率达28%(高工机器人2024数据)。其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可实现"24小时出图、72小时交付",将客户采购效率提升60%以上。
(图源:怡合达官网)
4月29日,怡合达(301029.SZ)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2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9901.37万元,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减少1.52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60.55%。
此外,根据万得数据汇总显示,目前已经披露的2025 年一季报(截至 4 月 18 日)部分数据来看,万家基金旗下基金为持有怡合达数量较多的公募基金,从已有的公开信息可知,重仓怡合达的公募基金共 3 家 。
怡合达于2025年6月6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在4月29日-6月6日接受多家机构调研,参与方涵盖65家基金、28家券商及65家外资机构,高瓴资本、景顺长城等头部机构赫然在列。机构焦点集中于公司数字化突破与新兴行业布局。
本次调研活动,怡合达介绍了近年在AI方面的建设。不仅如此,怡合达积极拥抱 AI 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 FB 自动报价、产品备库、订单预测、决策支持、智能客服等多个关键业务场景。通过 AI 赋能,公司在降本增效、产品创新、数据驱动决策以及客户体验提升等方面均收获了积极成效。例如,在 FB 自动报价场景中,智能系统使得报价速度从以往的 “小时级” 实现质的飞跃,提升至如今的 “秒级”,极大地提高了业务响应速度。
面对机构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询问,怡合达展示了其构建的全球最大FA零部件库。覆盖196个大类、4437个小类、总量达230万个SKU的产品体系,可满足98%工程师的多样化需求。这种"标准件+非标定制+智能仓储"的创新模式,将传统零部件采购周期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3。位于东莞的智能中心仓配备56台AGV机器人,实现百万级SKU的精准分拣与高效流转。
被调研代表股——百利天恒:
双抗ADC引领国际化征程,ADC+多抗龙头崛起
公开资料显示,百利天恒的前身为成立于1996年的四川百利药业,该公司早期主营化药仿制药和中成药,并曾经凭借丙泊酚等麻醉类产品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不过后续由于受到医药集采的冲击,公司业绩增长乏力。
自2011开始,百利天恒开始布局创新药,发力双/多特异性抗体、ADC(抗体偶联药物)等高壁垒领域,并逐步构建起四大核心技术平台。2023年1月,该公司以24.70元/股的价格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图源:百利天恒公司官网)
根据万得数据汇总显示,从整体数据看,截至 2025 年一季报,共有 76 只基金持仓百利天恒,合计持股数 6213.78 万股。其中,中欧旗下基金本期共持有568万股;汇添富旗下基金本期持有 185.1 万股。
百利天恒于2025年6月5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在6月3日接受136家机构调研,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创新药物研发。本次调研中,不乏有华夏基金、国泰基金、东方基金等知名公募基金公司。
近日,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EGFRXHER3双抗ADC药物iza-bren公布了两项肺癌治疗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均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成为本次调研机构关注的重点。
在调研中,机构重点关注百利天恒iza-bren下一步针对特定人群的临床计划。百利天恒表示,iza-bren在SCLC中数据优异,尤其在既往仅接受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化疗(PBC)患者中疗效更为显著,对于上述亚组人群,公司已在中国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机构还问及百利天恒近期的重要创新药研发进展,百利天恒高管表示,公司近期有系列重大进展,百利天恒核心产品iza-bren和BL-M07D1今年以来新开展了多项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和II期临床试验。公司第15款创新药BL-M09D1也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其他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创新ADC药物和创新GNC药物也在顺利推进过程中。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同花顺iFinD、Wind数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5-06-13 10: 00
2025-06-16 16: 55
2025-06-14 09: 11
2025-06-12 17: 27
2025-06-12 10: 11
2025-06-10 1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