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在一场大型论坛上,作了《扎根中国 走向世界》的主题分享。
但斌1992年入市,2004年创办东方港湾,以“价值投资”四字为旗,一路走到今天。回望过去,但斌坦言,曾因“满仓”“逆势”“重押单一赛道”而不被理解,然而时间让噪音消散,净值曲线替他说了话。近两年,他全力押注AI基础设施,并称其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
在他看来,这一切源于一条底线:独立思考,不盲从任何市场喧嚣,也不神化任何偶像——包括巴菲特。学习巴菲特对企业商业模式、护城河、竞争优势的思考方式即可,却不必复制其每一笔交易,不然便陷入了刻舟求剑的误区。
(图源:百度百科)
技术进步决定资产长期方向
对于轰炸般的信息流,但斌只用一个标准筛选:能否影响十年以上的产业趋势。加息降息、美国经济是否衰退等,在他眼里都是“二级噪音”。真正决定资产长期方向的只有一个——技术进步。
标普在过去98年里年化收益率约6.6%,纳斯达克从成立到现在年化收益率也达到11%,但斌表示,我们已经连续经历了电子硬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轮时代浪潮。
但斌表示,如今人工智能成为第四轮浪潮,且可能更具颠覆性,因此周期长度和财富创造力度理应超越前三轮。把研究精力放在GPU迭代、模型参数量、算力需求上,远比预测下一次降息时点更有价值。
错过时代才是最大的风险
面对暴跌,但斌的第一反应是回顾历史:自1950年以来,美股九次大回撤,之后一年、三年、五年全部创出新高。去年8月的“黑色星期一”,当恐慌指数VIX突破50,社交媒体哀鸿遍野时,但斌却认为每次都是最好的历史机会,要学会区分主因和噪音,不能被恐惧所左右,坚持才能获得胜利。
同样的逻辑被但斌平移到比特币:把币价从成立到今天的数据图贴在床头,每次深夜暴跌,只要抬头看一眼仍在右上角延伸的曲线,心脏就能克服恐惧。回撤不是风险,错过时代才是最大风险。
投资要到波澜壮阔的方向上选择
但斌还做了一个思想实验:假设1990年一位日本投资人手握100亿日元,如果死守本土,35年后日经指数名义涨幅不足1%,叠加日元贬值,实际购买力腰斩;但若当年兑换成美元买入纳指,经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两轮浪潮,资产可膨胀至1.3万亿日元;若再押中AI时代,可能再翻十倍至13万亿。所以,但斌认为,“选择比努力更为重要”。
但日本也有优秀公司,如优衣库、丰田,不过但斌认为,这属于“结构性机会”;人工智能则是全球共振的“系统性机会”。投资者若能以十年、二十年维度锁定赛道,就能享受指数级复利。投资要去到波澜壮阔的方向上去选择。
须以长期产业视角持有公司
在但斌看来,人类刚掀开人工智能大幕的一角,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尚未到来,因此“我们仍处于AI时代的第一天”。历史反复证明,过去七十年间,每一次全球性技术浪潮都会孕育一批清晰且高盈利的商业模式,并随之带来资产价格的长期重估。
而如今,但斌表示,这一主题毫无疑问地落在了人工智能身上。英伟达、Meta 等公司之所以被视作最大受益者,正是因为它们占据了产业链中最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位置。
市场虽然依旧会被短期噪音左右,却并不能改变AI主线的方向。但斌还提醒市场,要获得百倍回报,必须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产业视角选择公司并长期持有。
2025-07-14 14: 16
2025-07-14 11: 26
2025-07-13 11: 31
2025-07-11 16: 20
2025-07-09 16: 31
2025-06-30 1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