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季度,全球经济呈现出较强的韧性。美国经济在2季度总体保持平稳,失业率保持在低位,通胀温和回落,政府推动财政重新扩张,美国服务业市场需求旺盛,美国AI应用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投资和企业营收形成带动。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给各国政府和市场主体带来了巨大的预期波动,对美国经济短期存在刺激需求提前释放的效应,但在豁免期结束后若实际税率提升将具有紧缩效应。关税政策有可能会对冲部分财政赤字,但难以完全对冲,欧洲多国预计将增加国防开支,或形成西方发达经济体进入财政扩张的共振格局。高利率环境对美国消费和投资的抑制效应在逐步显现,美国财政扩张也将面临市场利率约束。美联储在2季度维持政策利率不变,6月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为50BP。
2025年2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工业增长较快,投资增速放缓,消费增长加快,出口增速高位回落。政策积极扩大内需,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
生产方面,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两重、两新”政策带动相关行业和产品加快生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企业加紧生产交付以应对关税不确定性。6月末公布的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非制造业PMI分别为49.7%、50.5%,均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分项指标普遍环比改善但弱于季节性。2季度服务业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景气度扩张,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正在形成新的增长极。
内需方面,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其中,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新建商品房销售额持续走弱,二手房成交在1季度短暂“小阳春”之后也旋即降温,量价均呈现下行;基建投资受益于上半年财政支出,保持10%以上同比增长,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公用事业行业投资对基建投资存在支撑;制造业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有所回落。消费表现亮眼,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为截至报告期的年内最高水平,以旧换新政策对稳住耐用品、电子产品等品类的需求立竿见影。居民出行意愿和服务类消费的活跃度较高,服务消费成为扩大内需和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外需方面,出口商品实物量的增长仍有韧性,与此同时出口价格压力面临下行压力,月度贸易顺差保持在千亿美元左右的高位。出口细分品类方面,下游消费品、中间品与设备出口对关税冲击的敏感度相对较高,高新技术品类、战略资源与稀缺商品出口对关税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通货膨胀方面,价格总体处于低位运行,核心CPI表现好于总体CPI,PPI同比增速仍处于负区间。耐用消费品、日常消费品、居住、上游原材料、能源等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在2季度均面临下行压力。在传统制造业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的背景下,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一定挤压。
政策方面,2季度是全年政策筹划落地的关键期。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加快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央行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6月宣布降准降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民生消费、资本市场等领域。信贷管理方面,银行信贷响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金融资源配置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普惠等“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倾斜。信贷结构上看,政府部门融资显著放量,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有所改善,企业部门在化债的背景下发债增多、信贷减少。房地产政策在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以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部分行业开始呼吁或推动出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总体看,政策取向一致性在强化,持续性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流动性方面,人民币汇率偏强格局有效拓展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银行间回购利率、同业存单利率在2季度全线下行,反映出流动性环境较1季度更加宽松。
债市复盘:2025年2季度,债券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1.06%,节奏上利率先下后上、随后进入窄幅波动状态。债市的核心驱动力是贸易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足、资金面转松以及摩擦背景下的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转债市场表现亮眼,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77%,转债估值受益于中小盘股票的强势以及转债市场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债券操作方面,债券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利率策略方面,中美关税博弈前增仓10Y国债和有利差保护的超长地方政府债,拉长组合久期;5月中上旬将仓位中的10Y国债置换成利差保护更足的10Y和15Y地方政府债,在5月底债市收益率上行阶段,增配15Y地方政府债;6月随着地方政府债与国债的利差持续压缩,逐步将10Y和15Y地方政府债置换成流动性更好的10Y国债。并通过一级投标参与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博弈,增厚组合收益。信用策略方面,组合根据市场相对价值变化灵活交易,买入有一定利差和相对价值的信用债券,比如中长期限高等级信用债,并逐步止盈性价比下降的信用债,优化组合结构,适当提升信用仓位久期,同时保持组合的流动性。可转债策略方面,止盈了短期涨幅较大的银行转债,增仓了次新转债,组合主要配置偏债类和平衡型转债,这类转债受益于利率趋势下行带来的债底抬升以及转债整体估值的抬升。
股市复盘:2025年2季度,全球股市经历V型走势,在4月上旬深度调整之后出现快速反弹,部分指数后续创年内新高,新兴市场和美国科技股尤为强劲。其中,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11.0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7.75%,标普500指数上涨10.57%;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4.12%。A股市场整体较港股、美股波动幅度更小,万得全A上涨3.86%,上证指数上涨3.26%。市场风格方面,小盘股占优,代表中小盘风格的中证1000指数上涨2.08%,而上证50指数上涨1.74%,沪深300上涨1.25%。行业方面,银行、通信、军工、非银等板块表现领先。
权益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投资策略没有发生变化——坚持均衡配置、投资价值创造公司,并优化配置方案,聚焦在稳健增长、景气成长两类资产;同时根据市场风险偏好进行适度风格轮动,逆向布局了一些行业。具体操作上,本基金在维持医药、航空头寸的基础上适度增仓;根据部分行业反内卷行为增仓部分农业、顺周期行业,根据价值视角增仓了非银行金融;做了部分止盈,降低了涨幅较大的新消费领域的配置。
展望3季度,预计宏观环境将继续围绕上半年的相关事项展开,但确定性会有所提升(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关税问题、美联储货币政策问题、国内经济政策等)。组合层面,我们将根据可能的国内政策和国外环境变化,积极进行调整:一方面增加组合中确定性、优质蓝筹公司的占比,它们的中长期价值在当前的环境中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增加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配置,如反内卷、政策发力方向等。
(注:本材料内容摘自《鹏扬泓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该定期报告信息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材料不代表本公司基金最新的必然配置方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鹏扬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6日,由多位拥有20年左右经验的老将领航。截至2025年6月末,在优良业绩带动下,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1936亿元,创造投资收益284亿元,分红119亿元。
公司官网|www.pyamc.com 客服电话|400-968-6688
风险提示书
2025-07-18 19: 59
2025-07-18 19: 57
2025-07-18 19: 56
2025-07-18 19: 55
2025-07-18 19: 54
2025-07-18 19: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