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标题,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傻。买基金以及其他投资的目的,无非是赚钱;所以选基金的理由,当然是看好它未来能赚钱呗。
可是,你又是如何做出它未来能赚钱的判断呢?别急着回答,让我们先来上周的一则热文:
5月12日,软银集团(就是前世界首富孙正义担任董事长、CEO的公司)发布2021财年业绩报。财报显示,截至3月份的2021财年,软银集团净亏损约1.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00亿元),这是该公司四十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亏损。
细盘软银集团财报的滑铁卢,原来是投资损失所致,截至2022年3月31日,该公司上一财年的投资损失高达3.4万亿日元。
然而,就在一年前,这家公司才刚刚创出史上最佳业绩——2020财年软银实现净利润近5万亿日元,成为当年度全世界仅次于苹果和沙特阿美的全球第三赚钱公司。而收益颇丰的主要原因,也是投资。
如果把软银集团看作一款基金,那不就是一款2020年业绩超牛、但2021年业绩惨淡的基金吗?如果作为投资者的你,只是因为2020年的好业绩而选择在2021年买入这款软银基金,恐怕此刻已经不得不承受远超预期的损失。
终于绕回到本文的主题:你的选基理由是什么?这个理由靠谱吗?
事实上,我们所接触的不少投资者,都是基于过去一段时间(比如一年甚至半年)的基金业绩而决定买入某款基金。但说实话,那根本不足以支撑投资决策。
一方面,我们在之前的“中泰资管天团”中提到的“过拟合现象”(戳这里,查看详情)——根据历史数据得到的拟合曲线越完美,误差越小,当用于样本外的数据预测时,效果反而越差。因为用过去发生的事来推测未来的前提假定是历史会重复,但这个假定无力应对像股市这样开放且持续变化的系统。
另一方面,如果投资前只看到基金收益、却未对收益来源做详细拆分,也很容易把阿尔法收益与贝塔收益混为一谈,甚至错把贝塔收益视为阿尔法收益,最终错估基金经理的主动投资能力。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读懂基金经理,才是选基金前的真正必修课。
这里的“读懂”,不是要你剖析基金经理下一步打算投是什么行业;而是希望你确认,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和框架所对应的优缺点,你是不是都能坦然接受。
比如,田瑀在2022年一季报中提到:
站在当下,我们仍然无法预判未来市场会追捧什么行业和风格,对于市场的观察也只为提醒自己身处何处。在我们的投资框架中,买卖的决策并不依赖于短期风格和行业热点的切换。我们保持了以优质企业构筑毫无锐度组合的一贯风格,以降低组合对于市场短期风险的暴露程度。这样做虽然意味着牺牲了短期业绩弹性,但却在保留长期阿尔法的前提下降低了波动。虽然并不讨喜,但我们乐见于此,赚可复制的钱才是我们想要做的。
在买入他的基金前,您需要关注的远不止过往产品业绩,而是这样一位只赚长期阿尔法、不做短期风格和行业热点切换,且用毫无锐度的组合降低波动却同时可能会牺牲短期业绩弹性的基金经理,是不是你愿意接受的。
又如,最近有媒体将姜诚的产品列为今年的宝藏基金(戳这里),但我们更希望初识姜诚的投资者,先记在心里的,是他在2021年四季报中列的stop doing list:
1. 不自上而下判断大盘走势,因为判断不准,准了也没用;
2. 不判断行业和个股的景气度,因为股票的长期价值跟景气度无关,价值只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非跟着利润波动;
3. 不做单一情景的乐观预测,因为乐观预测多半不靠谱;
4. 不买买完后睡不着觉的股票;
5. 不买下跌后不敢加仓的股票……
同样,在选择买入他所管理的基金前,比关注当下的业绩重要得多的问题是,这样一位只称重而与景气度绝缘的基金经理,是不是你的菜?
业绩难逃起伏,唯有读懂与信任,才能帮助我们耐心地迎来投资硕果。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2022-05-16 19: 44
2022-05-16 19: 40
2022-05-16 19: 39
2022-05-16 19: 37
2022-05-16 19: 36
2022-05-16 1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