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试图总结投资必须具备的几种重要的思维,这些思维是笔者过往投资生涯趟过的无数“坑”、经历过无数的血泪教训总结后的结果,对于那些仍然在投资道路中探索的投资者或许能有所启发。
一、强烈的结果导向的思维
对于一个投资者而言,所有的环节和努力以及最终的考察标准都是落在投资结果上的,因此强烈的结果导向的思维应当是一名投资者所必须具备的第一思维。
这一点对于一个直接从事实战的投资者并不算是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个从研究起步逐渐走上投资道路的投资者而言却可能成为需要突破的一个心障,尤其在目前普遍遵循先研究后投资实战的公私募的培养体系下,有一定概率会成为研究员进阶基金经理时需要跨越的一个门槛。
突破这一门槛关键在于研究要彻底,不仅包含对于基本面的研究,还要包含对于股价/估值运动的研究。
研究员阶段通常对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业绩拆分和合理估值测算的研究都可以做的很好,之后却习惯将股价的运动看成是围绕合理估值上下波动的运动,在此基础上寻找明显低于合理估值的股票。这样的研究缺陷在于对估值回归的运动过于简单化和机械化。股价/估值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其中包含了市场风险偏好、行业比较、公司业务趋势等多重因素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归运动。因此想要研究彻底就要求研究包含股价/估值的运动规律,通过历史估值变动研究或者是相似商业模式公司的估值变动类比等方式来确定股价/估值运动的条件/驱动因素,从而根据目前市场的环境和条件来动态评估股价/估值运动的方向和空间。
这样,基本面的研究与股价/估值的驱动因素研究相结合,研究才能真正实现投资结果的导向,真正为投资决策服务。
这一点也是买方研究的真正内涵。
二、深度研究的思维
研究是投资的基础,深度研究是成功投资必备的条件,因此投资导向的研究自然会要求深度研究。
提高研究深度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入的产业链研究。
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一些不够深度的研究,往往会基于一些有限的片面的信息从而对公司作出偏主观的判断,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产业链研究不够全面。
真正的深度研究要求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分析。以制造业为例,最终端的下游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渗透率曲线决定了整个行业的成长空间和速度,中上游的资源、原料、设备、人员等的供给可能周期性的成为限制行业扩张的瓶颈,加上各环节的竞争格局的动态变化,构成了整个产业链动态变化的途径,影响了行业利润率的分配。只有贯穿整个产业链条的分析才能够完善的把握行业的成长阶段、周期位置和利润分配,同时这些也会对各环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估值产生影响。
最终,全面深度的产业链研究结合宏观研究能够形成动态、立体的研究框架,根据不同的条件考察不同的经营行为和估值变动行为的驱动因素,最终为投资决策服务。
三、矛盾和概率的思维
追求全面深入的产业链研究并不是要求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和各种细节都要追求做到极致,这样做的时间成本太高、效率太低,而且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学习和活用《矛盾论》。沿着从总体到局部,从内因到外因,从主要矛盾到次要矛盾,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到次要方面的思路来展开研究工作和配置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矛盾分析方法解决的是静态的问题,最终目标是把握企业经营、估值变动的主要矛盾/驱动因素。
概率解决的是动态的问题。现实的企业经营和股价/估值的运动都是不断变动的。研究解决的是变动的各种可能的方向以及向该方向发生变动的条件,而每一种方向都会有其发生的概率。投资是根据现实的条件去押注概率最大的那个变动方向。
正是因为现实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意味着变动的概率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定期检查现实条件、修正概率也是投资的日常工作,没有一劳永逸的投资方法。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三种投资必备的思维。当然人类的认知规律决定了真正掌握不仅仅是主观上理解,还需要在客观的实践中不断检验。如果能够真正掌握,或许能够为投资生涯带来一些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