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临,面对各种大力促销活动,小诺温馨提示,不要冲动消费,要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哦。
其实投资也是很讲究“性价比”的。就拿A股为例,很多朋友主要是用“PE”来衡量市场“性价比”,其实还有一个普通投资者平时较少用的指标,也可以很好帮助我们判断,那就是——“风险溢价”。
什么是“风险溢价”?
什么是风险溢价呢?
咱们先来试想一种情况,如果有两种资产,在回报相同的情况下,一个风险高,一个风险低,你会选择哪个?
可能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风险低的那个。
那风险高的资产要怎样才能吸引到投资呢?投资者往往会要求额外的收益作为补偿。
于是人们就采用了风险溢价这个概念,来描述风险资产的预期回报率超出无风险资产的部分。
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在资产之间进行“风险-收益”是否划算的比较了。
比如在判断股市是否值得投资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风险溢价”来考察股市当前是否“值得”我们承担一定风险去追求收益,还可以用来对比其他大类资产看看有没有更优选择。
+ + + +
比较常用的FED模型
实际应用中对于股市的风险溢价计算方式不一而足,这里,有一个比较常用的模型叫做FED模型,也称美联储模型或格林斯潘模型,由经济学家埃德·亚德尼(Edward Yardeni)于1997年提出,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认可。
它将股票的收益率和长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原模型是将美国的标普500指数的盈利收益率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行比较,这个指数到我们大A股也比较适用。
该模型的计算公式为:股债风险溢价=市盈率的倒数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为什么这么计算呢?
我们知道,市盈率的倒数也就是公司盈利/公司市值,代表了股票的投资收益率;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的是市场的无风险利率。
二者之差,代表的就是股市的“投资收益率”高于“无风险利率”的部分。
其实带入到现实生活中想想就很容易理解了:
试想一下,如果咱们做一笔投资,到头来收益率还不如买国债,那我干嘛要冒风险去瞎折腾,换句话说,国债收益率是社会资金的成本,投资收益率低于这个成本的投资,可以看作是无效投资。
这个指标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单笔投资,也可以用来衡量市场。
在衡量整个股市风险溢价水平的时候,我们往往用大盘指数,如沪深300、上证综指、或者全A指数的市盈率倒数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进行度量。
“股债风险溢价”数值越高,说明投资股市的风险补偿越高,股市相对于债市有越高的潜在投资价值,股市投资性价比更高,反之亦然。
而当股债溢价率偏离过多,达到近5年甚至10年的极值的时候,对股票和债券的配置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意义。
总的来看“股债风险溢价”这个指标,兼顾了股价、企业盈利水平、资金面多个维度,是投资者能够依赖的较为可靠的指标之一。
+ + + +
风险溢价对于“性价比”的观测效果如何?
看起来确实挺美好的,那么实际运用中,风险溢价对于咱们大A股“性价比”的观测效果如何呢?
中金公司通过对A股历史数据统计发现,风险溢价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一年中国市场的股债表现:对于股市与债市的相对收益,风险溢价过去5年的预测准确度为66%,2021年准确度高达92%。
而且,由于我国资产存在较强均值回归特征,风险溢价对于较长持有期收益的预测准确度更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 + + +
当前风险溢价水平如何呢?
那么,当前咱们A股的股债风险溢价水平如何呢?
截至到9月30日,万得全A的股债风险溢价率为3.41%。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知道今年4月底是阶段底部,是让很多投资者朋友后悔没能把握住的“上车机会”。
那时的A股风险溢价水平是什么样的呢?4月26日万得全A的风险溢价率为3.8%,跟当前的3.41%非常接近。
不仅如此,从上表中咱们可以看到,当前上证50和沪深300的风险溢价率已经高于4月底的水平,也就是说相比4月的阶段底部,现在的大A股可能“性价比”更高呢。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当前的风险溢价水平,海通证券将当前A股的风险溢价水平与过去5轮牛熊周期的大底进行了对比,发现历史上前5次市场大底时,A股风险溢价均值为3.84%,已经十分接近当前水平了。
+ + + +
总之,风险溢价是咱们判断市场“性价比”的一个靠谱工具,不过任何一个指标都不可能做到绝对正确,只能提供一个参考。我们还要结合估值、流动性、盈利、市场情绪等内外部、多方面的指标来进行综合的衡量。
不管怎么说,多一些维度来看市场,更加理性科学的投资,总是没毛病的~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2022-11-01 21: 00
2022-11-01 18: 00
2022-11-01 20: 08
2022-11-01 19: 00
2022-11-01 18: 00
2022-11-01 2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