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双击”:戴维斯本人的长期投资

2025-06-04 17:14
“睿见”读书会在上一期《长期投资于高质量企业  复利不要轻易打破》一文中提到,一位名为戴维斯的人,依靠超长期投资保险股,进入1988年《福布斯》富豪榜的197位。

值得一提的是,“戴维斯双击”正是源自于他。


image.png

他就是谢尔比·库洛姆·戴维斯(Shelby Cullom Davis)。他以5万美元起家,专注投资于保险股。47年后,戴维斯的股票净资产达到9亿美元,收益达到1.8万倍,复合收益率达到23.2%。如此长的时间周期里保持着超过20%的复合收益率,在整个投资世界都是凤毛麟角。长期投资对于高质量资产,也展现出复利的强大力量。



戴维斯的投资起点

如果说最成功的保险投资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沃伦·巴菲特。他掌管的伯克希尔曾经投资政府雇员保险(GEICO)、通用再保险、国家赔偿公司等优秀的保险企业,并大获成功。
谢尔比·戴维斯在保险投资方面,与许多伟大的投资者有所不同,戴维斯并不是生涯初期就成为专业投资者,属于“大器晚成“。
他毕业于名校,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本科学位,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历史系硕士,并且在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高等学院获得政治科学的博士学位。但是,戴维斯的职业生涯起点却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欧洲记者。之后,他加入了托马斯·E·杜威的团队,担任经济学家和研究助理,并在杜威的1940年和1944年的总统竞选期间提供建议。后来,杜威担任纽约州州长期间,戴维斯被任命纽约州保险司副司长。
在位大约3年时间,戴维斯的主要工作是阅读各个保险公司提交到保险司的财务报表,了解各个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损益情况。通过大量、持续的学习和阅读,他深入理解了保险行业,并发现其中潜在的巨大价值。于是,一直到37岁,戴维斯放弃了自己“公务员”的稳定工作,用从自己妻子借来的5万美元,毅然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


逆向投资者戴维斯

戴维斯投资保险股,在他所处的时代,可谓是“孤勇者”。用我们现在话来讲,他是一位“逆向投资者”。

股票市场在1947年、1929年股市崩盘及之后的大萧条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是它的阴霾依然笼罩在投资者心中。二战结束后,战争行情也进入尾声。战后美联储做过一个调研,结果显示,90%的被调研者不会购买股票。那个时代,投资者最喜欢的资产依然是债券。

而且,保险股在戴维斯开始投资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对保险股的价值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人们认识的保险公司是对灾难进行投保。身体健康、战争、水灾、火灾、飓风等天灾人祸的影响,让保险公司一旦遇到问题就会面临巨额索赔。这也会让保险公司的价值大幅下跌。

而且二战后,一系列问题也让投资者对保险股产生担忧:

1.战争引发的“道德缺失”,复原回到国内的士兵们会做出纵火、盗窃等事情,让保险公司被索赔困扰;

2.1947年德克萨斯市的工厂爆炸,死亡超过500人。保险公司面临巨额索赔,可能引发新一轮保险倒闭潮;

3.核武器和核电站引发人们对产生巨额索赔的担忧。

曾经的惨痛经验,以及当前这样的环境下,保险股成为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公司。保险公司的交易价格往往大幅低于公司净资产。

戴维斯也是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忠实信徒,他并没有追随大众的热情。戴维斯相信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中提到的“如想获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投资者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自身坚定沉着且积极乐观;(2)投资标的在华尔街并不风行。”

他意识到投资股票市场,自己投资的财富会随着企业兴旺发展持续增加。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先有现金收入,之后在等到索赔或保单到期后才会发生支出。而且,支出往往会发生在几十年后。保险公司除运营利润外,通过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更可以在长时间内带来投资的复利增长。

除此以外,宏观层面也推动了保险公司的发展。1944年,美国开始允许保险公司跨州经营。二战结束后,大量军人返乡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也产生了大量房屋保险、人寿保险、和车险的需求。这也为二战后提供了优良的宏观环境。

更何况,1940年代的保险公司所管理的投资组合,主要构成也是低利息的债券,很少有股票头寸。因此保险公司也无法享受美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一旦保险公司开始加大配置股票市场。他所带来的资产增值,以及进一步给股东带来的收益,将大大增加。戴维斯也因此在纽约州保险司副司长期间,就一直大力呼吁保险公司加大股票配置,减少债券配置。

怀着对保险公司的深度理解和实施成功价值投资的信念,戴维斯开启了投资之路。

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话,在这个时候很好的体现在戴维斯身上。戴维斯并没有随波逐流,投资市场上的“白马股”,而是利用自己对保险行业的深入理解,发现其中的投资价值。他投资的保险公司大多数都是规模不大的保险公司,却在未来几十年中收入、利润快速增长。


戴维斯双击

在股票市场获益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这是能够获得长期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要思考清楚的问题。戴维斯给出了他的答案。

一家公司的股价,可以拆分成市盈率乘以每股盈利:

股价=市盈率(PE)×每股收益(EPS)

当一家公司运营良好,且不断增长期间,公司的盈利能力变强,财务表现也会良好,那么每股收益会不断增长。这个因素将会推动股价上涨。

同时,当企业盈利不断提高时,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也更加有信心,以更高的估值购买公司股票。这也导致了企业市盈率的上升。而这个因素也会推动股价上涨。

决定股价的这两个因素同时发生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仅从公司的盈利增长中获益,还从市场对公司上升的估值中获得回报。

市盈率(PE)×每股收益(EPS)所带来的乘数效应,让股东获得的成倍回报。这就是如今在投资中为人熟知的“戴维斯双击”效应。

作为“戴维斯双击“概念的发起者和践行者,戴维斯就是以这样的投资方法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1950年,保险公司的市盈率仅有4倍。而10年后,保险公司的盈利增长大约上涨了4倍。由于保险公司的盈利不断增加,人们对企业价值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并给予企业更高的估值,达到18倍市盈率。盈利增长与市盈率的乘数效应,推动保险公司的股价在这期间上涨18倍。

戴维斯就是这样在他所专注投资的保险公司中,通过“戴维斯双击”效应,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与之对应,当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每股收益减少)时,投资者也会因为不看好企业的未来,会给企业更低的估值。同样的乘数效应会导致股价下跌。这也被称为“戴维斯双杀”。


投资成功的要素

在这些保险公司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好企业。戴维斯有自己对于自己选择优秀企业的视角:

1.他首先通过自己在保险行业内的专业经验,了解保险会计准则中与大众认知的不同,以确定企业能够真正的盈利。

2.之后,他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公司资产赖以取得复利增长的投资组合上。拥有良好投资组合的保险公司,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好的复利增长。

3.最后,戴维斯会采取非公开市场的估值方法,也就是对企业的收购价格,对企业进行大致评估。他想买的保险公司的股票价值必须远远大于市场给出的价格。

另外,戴维斯还有一些它的独特思考企业的方式。例如,如果一家企业公布了未来长期发展的预测,但是却对如何实施含糊其辞,戴维斯就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他。还有,戴维斯会在与保险公司沟通时,问:“如果有一家企业你可以选择消灭掉,你会选择哪家企业?”然后戴维斯会深入研究这家提到的公司。因为他相信,一个让对手畏惧的公司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

无可否认,戴维斯的投资成功与他所经历的时代密切相关

美国经济在二战后的20年,随着美国国力全球领先、消费的爆发式增长,以及生产能力冠绝全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美国股市在50-60年代也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牛市之一。这为戴维斯的成功带来了巨大助力。

但是,真实环境的另一面是,市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戴维斯开展投资的47年中,经济和市场都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受过严重打击。

戴维斯开始投资的前两年(1947-1949年),市场就遭遇重创,道琼斯指数下跌了24%。1956-1957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美苏军事竞备,标普500最大跌幅2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标普500最大跌幅28%;1970年代,持续的高通胀时代,石油危机,标普500最大跌幅48%;1980年代,银行业储蓄与贷款危机,标普500最大跌幅48%。这期间还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数次经济危机。

但是,戴维斯通过自己的坚持和细心研究,选择对的行业(保险行业)和公司。

另外,与许多伟大的投资者一样,戴维斯偏好长期持有,这样才可以让“戴维斯双击“在长时间带来复利增长。帮助戴维斯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保持长期投资,是他“恐慌免疫”特质。华尔街无时无刻更新的行情和新闻,都不会让他改变自己的策略。他知道自己的投资组合的真正价值。

帮助他获得投资成功还有不断扩展的投资边界。戴维斯依然坚持在保险行业,但是他历史学背景和游历欧洲、苏联等地的经历,让他视野更开阔,使他容易接受投资海外的想法。1962年的日本调研之旅,让他发现了比美国更好的保险市场,并大举进军日本市场。戴维斯的入手时机堪称完美。不久,日元开始走强,日本的经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大量投资者开始越发关注日本市场。“戴维斯双击”在日本再次发挥巨大价值。

就这样,戴维斯不断扩展全球的保险行业投资。欧洲、南美的保险企业都成为他投资组合的一员。在这个长期的复利增长过程中,戴维斯也让自己5万美元的初始投资,变成了9亿美元,并让自己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


良好投资习惯的传递

戴维斯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投资者之一。他不仅把财富传递给了下一代,也把自己良好的投资习惯传递给子孙。

戴维斯的儿子谢尔比·戴维斯(Shelby Davis)、孙子克里斯·戴维斯(Christopher C. Davis)都将投资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儿子的业绩和声望曾一度与富达的彼得·林奇齐名,孙子克里斯·戴维斯也成功运营投资管理公司Davis Advisors,管理近260亿美元资产。这也让戴维斯家族成为美国最成功的连续三代投资管理人。

戴维斯的经历,也对所有投资者有巨大启发。戴维斯并非投资科班出身,很晚才进入投资行业。但是,他最终获得巨大成就,并成为一代投资大师。这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启发:

机会就在我们身边戴维斯充分利用任职纽约州保险司的机会,发现保险行业潜在的巨大机会。

坚守并扩展能力圈聚焦投资保险行业,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寻找全球市场机会,不断挖掘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

探寻投资本质充分理解投资中的运行规律“戴维斯双击”,并且最大化的利用它所带来的收益。

保持耐心在动荡、充满诱惑的环境中保持耐心,长期持有非常困难。这也是能够将伟大的投资者与其他人区别开的关键因素。


图片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所载观点均为当时观点,不代表公司对未来的预测,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当仔细阅读相关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免责声明:本材料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原创方或原作者所有。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司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且不承担信息传递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本材料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不代表公司的实际操作,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材料内容仅代表原创方或原作者的分析、推测与判断,登载于此仅出于传递信息和投资者教育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与原创方或原作者有任何代理或合作关系。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