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市场延续了上一季度的整体震荡、主题风格占优的市场风格,机器人、AI、DeepSeek等主题炒作持续发酵,成为市场的主线行情。一季度,上证、沪深300及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48%、1.21%及1.77%,
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基金经理在业绩表现出色的同时,实现了管理规模的扩张,成功跻身“百亿规模”基金经理行列。
例如,聚焦科技股投资的永赢基金张璐、嘉实基金王贵重在一季度管理规模大增,“价值派”选手、中欧基金蓝小康也在一季度管理规模成功冲上百亿。此外,鹏华基金闫思倩、永赢基金高楠等基金经理也在一季度管理规模重返百亿。
本期,基金君将为大家介绍三位相关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永赢基金张璐、嘉实基金王贵重以及中欧基金蓝小康。通过解析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框架,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优秀投资人背后的投资理念。
永赢基金:张璐
张璐在管产品规模在2025年一季度经历了爆发性的扩张,一举跻身百亿规模基金经理行列。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张璐管理规模127.6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07.44亿元。而2024年三季度末,张璐管理产品规模仅为5.59亿元。
对于张璐管理规模暴涨贡献最多的产品,是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从2024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该产品规模由17.62亿元增至115.18亿元。
业绩表现无疑是规模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Wind数据显示,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近一年上涨102.72%,居同类产品前列。
在优秀业绩表现的加持下,该产品不断获得投资者申购。产品份额由2024年三季度末的4.48亿份增至2024年末的14.01亿份,又继续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60.11亿份。份额扩张4.29倍,相较之下,产品规模扩张6.54倍。
张璐,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拥有7年工科专业背景以及10年证券相关从业经验。张璐曾在东方红资管、华泰证券资管等机构担任过量化研究以及基金经理等职务。之后张璐加入永赢基金,现任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张璐在基本面量化、智能投研等领域经验丰富。
近期,张璐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他多次强调,机器人板块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它(机器人)的闪耀登场远不止解放双手那么简单,无论从情感陪伴还是物理支持都将全方位赋能人类的生活。”张璐表示。在他看来,机器人可能是未来不可多得的现象级的长坡厚雪大赛道。
在调仓上,张璐属于较为灵活的类型。几乎每个报告期,张璐重仓股都会有较大变化。而近三个报告期,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几乎所有重仓股都贡献了正收益,部分标的涨幅显著。
展望后市,张璐在产品一季报中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依然在快速地发展,行业日新月异。张璐判断,机器人板块会持续活跃,但随着量产的逐步落地,个股可能会去伪存真,分化可能加剧,波动会有所增加。“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全球范围内可能会有革命性的机器人产品发布,产业将开启量产时刻。”张璐表示。
不过,鉴于机器人板块近期已经累积了较大涨幅。张璐也在产品一季报中做出提醒。张璐表示,面对人形机器人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单纯地追高或在市场波动时恐慌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不要仅仅因为热度高就跟风购买,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
嘉实基金:王贵重
王贵重可以说是基金圈的“学霸”。他13岁考入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2岁获得北京大学量子电子学博士。其曾任重阳投资TMT行业研究员,2015年7月,王贵重加入嘉实基金,历任TMT行业研究员、科技组组长,现任大科技研究总监。
2025年一季度,王贵重成功成为新晋“百亿”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王贵重在管产品规模升至110.76亿元,较上一季度末大增30.31亿元,创个人管理规模历史新高。
产品业绩方面,2025年一季度,王贵重所有在管产品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A净值上涨22.68%、嘉实前沿科技A净值上涨19.93%、代表产品嘉实科技创新净值上涨18.81%。
业绩上涨同样使王贵重管理的产品获得增持。基金一季报显示,王贵重多个在管产品一季度取得大额净申购。其中,代表产品嘉实科技创新一季度获得净申购5.53亿份,增幅达45%;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A一季度获净申购4.45亿份。
持仓上,王贵重主要聚焦在科技股方向,同时,港股市场、尤其是港股科技股也是王贵重布局的重点方向。
近期,智能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等科技股方向是王贵重重仓配置的主要路线。对于一季度的调仓,王贵重在产品也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他对半导体高阶制程、港股互联网、车及智驾产业链、内容及衍生品产业链做了重点布局。
例如,王贵重的代表产品嘉实科技创新,2025年一季度王贵重对于重仓股做了较大调整,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立讯精密、零跑汽车、江丰电子、思特威以及纳芯微新进入重仓股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嘉实科技创新前十大重仓股全部实现上涨。其中,阿里巴巴和零跑汽车一季度涨幅超50%,中芯国际、小米集团一季度涨幅超40%,思特威及腾讯控股也实现了20%左右及以上的涨幅。
王贵重在产品一季报中对自己配置科技股的思路做出解释。王贵重指出,自己的产品主要聚焦在信息、能源、生命,这三个人类本质的需求上面,寻找能够在供给侧不断提升效率,更好匹配人类需求的公司。在上述三个需求上,衍生出5大方向,即半导体、数字化、新能源、互联网平台、创新药。
而对于港股科技股,王贵重认为即使经过了一季度的大幅反弹,今年港股科技股的估值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洼地水平,仍然是全球最具性价比的科技资产。
中欧基金:蓝小康
蓝小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拥有13年从业经验。蓝小康历任日信证券、新华基金行业研究员,2016年加入中欧基金,2017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
管理规模上,2024年三季度蓝小康冲击百亿规模“失败”,当期管理规模99.41亿元。截至2024年末,蓝小康管理规模降至84.60亿元,不过到了2025年一季度,蓝小康管理规模增加34.52亿元至119.12亿元成功加入百亿规模俱乐部,。
其中,中欧红利优享规模由2024年末的44.76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72.35亿元,规模增长61.64%;份额则由2024年末的28.81亿份增至一季度末的43.45亿份,份额增长50.82%。
与张璐和王贵重两位聚焦科技股投资不同,蓝小康是典型的“价值派”选手。配置上,蓝小康主要重仓三个方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基建股尤其是工程机械板块以及黄金板块。
产品一季报显示,蓝小康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前十大重仓名单中,保险股2家(A股、港股合并计算)、银行股2家、工程机械行业相关公司3家以及黄金股3家。这些重仓股在一季度全部实现上涨,其中,黄金股涨幅居前。
调仓上,除中国人寿、招金矿业和新华保险为一季度新进入重仓股名单外,蓝小康对其余重仓股均做了较大幅度的增持。其中,港股新华保险及紫金矿业分别加仓78.08%及73.81%,宁波银行及徐工机械分别加仓41.51%及41.11%,建设银行、中国重汽以及三一重工分别加仓31.10%、28.36%以及20.80%。
尽管一季度机器人、大模型等概念轮番上演行情,但蓝小康却在产品一季报中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蓝小康认为,科技、国防、金融安全相关产业都是系统稳定、系统竞争力的支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认同科技股去定价中国综合科技竞争力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强大的科技和生产力意味着中国不会产生金融风险。而如若中国没有系统性风险,以银行为代表的国家基础性行业的估值应该回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蓝小康同时指出,目前中国银行定价明显低于净资产,尤其是港股,而美国银行估值却超过1倍PB。因此,无论是对比美国的银行定价,还是对比中国科技类资产的定价逻辑,以银行代表的中国基础性命脉行业的估值应系统性提升。
蓝小康表示,本次关税引发市场调整后,中美政策将共振上行,商品类、低估值类资产将是最重要的方向,在贵金属的逻辑上,在本次短期波动后,投资者可以去观察交易去美元化的逻辑是否出现。“5-10年,投资者可以去验证中国新经济圈层的构建,全球安全秩序的重构,金融与货币秩序上,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和人民币信用提升,人民币稳健升值。”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智君科技与Wind数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5-05-19 15: 13
2025-05-14 10: 31
2025-05-13 15: 34
2025-05-06 15: 44
2025-04-28 00: 00
2025-04-30 18: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