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获得超额收益,绝不可能靠做那些显而易见的事。”
6月12日,橡树资本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接受The Motley Fool联合创始人及分析师团队直播对谈,交流了50多分钟。
(图源:Bloomberg)
主要观点:
面对标普500指数22倍市盈率的估值压力,霍华德马克思警示“高估值正编织未来回报的枷锁”;
针对散户高频交易与机构情绪化操作,他提出“制度化理性”的破局之道,其管理的十年锁定期基金设计,实证了“少操作即多收益”的反直觉真理。
当前估值:标普500偏贵但未到疯狂
霍华德·马克斯指出,标普500指数当前预期市盈率约22倍,高于历史均值16倍,但远低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的32倍极端水平。他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偏贵”区间,但尚未达到危险阈值。基于历史数据,高估值将显著压制未来十年回报——以22倍市盈率买入,年化回报大概率介于-2%至+2%区间。霍华德·马克斯主张将市场分为“贵、便宜、合理“三种状态,并强调在合理估值时应避免过度操作:“长期持有比精准择时更能创造财富。”
极端情绪下的攻守辩证法
当市场陷入非理性狂欢或恐慌时,霍华德·马克斯提出“情绪坐标定位法”:经济低迷、坏消息肆虐之际恰是进攻型布局的黄金窗口;市场亢奋、估值高企时则需启动防御模式。霍华德认为,巴菲特的名言'别人掉以轻心时我们提高警惕',实为逆向投资的灵魂注脚,他剖析人性困境,“最佳买点总与恐惧相伴,但多数人因情绪共振错失良机。”真正的顶尖投资者需锻造“情绪稳定性”,在群体癫狂中保持绝对理性。
针对日益频繁的交易行为,霍华德·马克斯强调长期持有的根本价值。橡树资本部分基金设置十年锁定期,通过制度约束防止情绪化赎回。他以富达传奇案例佐证——收益最的账户属于已故客户,因其彻底规避了短期操作干扰。“绑住自己的手,让时间发挥作用”是其核心建议,长期持有方能穿越周期波动获取复利。
此外,在备忘录《真正重要的事》中,霍华德·马克斯更是犀利批判投资者常陷的五大误区:过度关注短期事件、沉迷高频交易、攀比短期业绩、过度操作、被市场波动牵制。他直指本质:“投资成败仅取决于两点:是否买入持续成长的公司?是否将钱借给能偿还的对象?”
牛市三阶段与人性陷阱
霍华德·马克斯以经典理论阐释市场周期规律:牛市第一阶段(少数人察觉复苏)是最佳买点,第三阶段(全民亢奋看涨)则是危险信号。投资者最需警惕三种心理陷阱:亏损恐惧导致的低点抛售、对波动的过度解读、错失恐惧症(FOMO)驱动的高位接盘。他警告:“因资产上涨而买入从来不是合理逻辑,这在连涨多年的市场中尤为致命。”
针对风险认知,霍华德·马克斯提出三重原则:承担风险必须经过严谨判断、充分理解风险本质、保持心态冷静。他驳斥常见谬误:“高风险资产仅提供'预期高回报'而非确定性回报。若高风险总能兑现高收益,它就不应被称为风险。”他认为,资本理论中的风险-回报曲线实为定价工具,绝非收益保证书。
超额收益诞生于共识的裂缝
“超额收益永远诞生于共识的裂缝中,”霍华德揭示资本市场的终极法则。当明星企业被追捧至估值泡沫,当暴跌资产遭群体唾弃,真正的机会正在市场盲区孕育。他严格区分“买好公司”与“买得好”的本质差异:前者是追随市场的懒惰,后者是独立定价的艺术。这种能力要求投资者具备“第二层思维”——既能看到大众所见,更能洞见大众所盲。
因此,“第二层思维”能力也被列为橡树资本选拔人才的核心标准。霍华德·马克斯坦言:“想得不同容易,想得不同且正确极难。”团队同时要求极强的认知弹性,能根据新证据快速修正观点,避免陷入经验主义陷阱。
投资哲学:理性与勇气的平衡术
霍华德·马克斯以“幸运饼干语录”概括其投资哲学:“谨慎者少犯错,但写不出伟大诗篇”。他强调卓越投资需平衡理性与冒险精神,在噪音中坚守独立判断。正如其结语:“投资已足够艰难,若再被情绪奴役,便是难上加难。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看清本质、敢于在无人处下注的思考者。”
2025-06-26 16: 12
2025-06-20 18: 16
2025-06-20 10: 03
2025-06-13 10: 00
2025-06-16 16: 55
2025-06-14 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