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A股市板块轮动加剧。一季度以DeepSeek概念为首的人工智能板块成为核心主线,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涨幅超30%;二季度防御与成长风格彼此切换,大金融等板块强势崛起,同时餐饮旅游等受益于暑期旺季,部分消费股迎来修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凭借单押一两个热门赛道、重仓相关股票获取高收益,全市场部分基金获得了超30%的年内收益率。
相比之下,不押注单一赛道的基金经理则显得尤为稀缺。他们在激烈竞争中坚持构建多元的资产配置组合,通过多元选股策略,使得产品业绩来源更加广泛。其中不乏经历多轮牛熊、有10年以上经验的
本期,基金君选取了两位上半年业绩稳定且产品不押注单一赛道的两位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广发基金吴远怡和南方基金史博,解析他们在轮动市场中的组合策略与投研心得。
广发基金:吴远怡
吴远怡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超4年基金管理经验。他于2018年加入广发基金,曾深入研究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前沿领域。Wind数据显示,其最新的管理规模超200亿,代表产品截至2025 年上半年,年内收益率达 75%,近三年年化回报超 30%,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
秉持着 “产业趋势为先,优质成长为本”的投资理念,吴远怡深信,超额收益的核心来源是对产业大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具备强大竞争优势、可持续高成长潜力企业的深度挖掘。吴远怡曾表示:“投资成长股的关键,是在高速发展的产业浪潮中,识别出那些能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构筑深厚护城河的真正赢家。”
在投资框架上,吴远怡主张以“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为主,深度融合“自上而下”的产业趋势研判。
他擅长在科技革新、能源转型、消费升级等宏大叙事背景下,寻找具备技术突破、产品迭代或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公司。具体到公司层面,他更为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强度、盈利质量及现金流状况,偏好“高ROE、高增长、高确定性”的“三高”成长股。
就吴远怡一贯的持仓风格而言,整体呈现出“聚焦成长、行业集中、个股精选”的特点。以其代表产品广发成长领航基金为例,该只产品长期重仓于其能力圈内的核心赛道,包括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药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个股层面,他倾向于在核心赛道中深度研究,重仓持有具备全球竞争力或颠覆性创新能力的龙头及潜在龙头公司,并敢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投资。
组合配置上,吴远怡追求“锐度”与“纯度”的完美契合。一方面,他较少参与短期风格轮动,更多是基于长期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另一方面,他在保持组合行业集中度适度分散的同时,将仓位聚焦优质的个股上。他也注重组合内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搭配,以核心龙头奠定基础,辅以部分高弹性、处于爆发初期的标的。
展望后市,吴远怡依然聚焦改变时代的成长方向,聚焦具备改变时代基因的优秀企业。吴远怡在2025年二季报中表示,当前中国AI产业通过DeepSeek的技术跨越式突破实现核心竞争力跃升,推动了国产产业链从机器人终端应用、游戏开发至上游硬件算力全链条爆发性增长。
此外,在医药创新领域,吴远怡指出,中国成功从辅助型研发(CXO/CRO模式)升级为全球领军者,实现原研创新药物的自主突破。在消费趋势层面,吴远怡看好宠物经济与潮玩消费成为主流方向。
南方基金:史博
史博,现任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权益投资官,拥有超过20年的投研经验,其中基金管理经验超15年。作为港股市场的 “老江湖”,他经历过多轮牛熊转换,形成了稳健与进取兼备的投资风格。
史博的投资框架以“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为核心,辅以对宏观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及市场流动性的“自上而下”研判。他秉持“价值为盾,成长为矛”的投资理念,致力寻求市场股指体系下的性价比最优解。
在筛选个股时,史博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与护城河、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估值的安全边际以及管理层的诚信与能力。史博尤为擅长在传统行业中寻找被低估的转型者,在新兴行业中挖掘盈利可见性提升的成长股。
持仓特色上,史博展现出“均衡配置、价值成长并重、注重风险控制”的鲜明风格。个股层面,他既重视腾讯、美团、药明生物等平台型或创新型龙头公司的长期配置价值,也积极挖掘在细分赛道有独特竞争优势、估值具有吸引力的中小型公司。从历史行业分布上可以看出,史博重点配置的行业长期保持相对均衡的态势。
通过典型的“核心-卫星”策略,史博构建了攻守兼备的投资模型,力求风险收益的平衡。在他看来,“核心”主要是指商业模式清晰、竞争优势突出、现金流稳定的行业龙头,主要为组合提供基本收益,起到稳定器作用,;“卫星”则指景气度上行、弹性较大的成长型标的或存在显著估值修复机会的价值股,主要用以增强组合收益潜力。
史博非常注重组合的分散性和流动性管理,根据最新披露的2025年二季报,以史博的代表产品为例,前十大个股涵盖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金融、材料等多个行业,且其中有四只个股为首次进入前十大。
展望后市,史博指出,中国资产与全球市场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在 6 月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期间,港股波动率低于新兴市场均值,凸显其独特的配置价值。具体来看,科技 AI、新消费、创新药等领域值得关注,重点挖掘其中具有长期价值、质地突出、管理层优秀的个股,同时也会兼顾红利资产等,降低组合波动。
2025-07-23 16: 18
2025-07-30 15: 00
2025-07-30 15: 00
2025-07-29 23: 49
2025-07-29 23: 41
2025-07-29 23: 32